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探究脾虚致痹病根,破解从脾治痹密码——我院举办第八期安中风湿学术沙龙

来自:   发布时间:2020-12-22

   为促进优秀科研成果交流,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创造学术交流平台,1119,我院在科研楼楼一号会议室召开第八期安中风湿学术沙龙,会议主题为“探究脾虚致痹病根、破解从脾治痹密码”。医院党委副书记、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风湿病研究所所长刘健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吴虹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缪成贵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郭锦晨博士,安徽欣乐公司胡玉转总经理、胡闻主任、杨凯博士、赵玲博士,医院风湿二科副主任万磊博士、科研部副主任姜辉博士、数据中心主任忻凌,及刘健教授全体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

   刘健教授指出,本次学术沙龙是本团队之前开展的“研读岐黄经典、做强中医临床”学术活动的继续和延伸,其目的是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探究脾虚致痹病根,开展以“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为特色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破解从脾治痹密码,主要从立足临床破密码、综合实验破密码、研发中药破密码以及网络药理破密码等四个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以现代科学技术语言,讲好中医痹病学的故事,为下一步风湿病中医药科学研究绘制蓝图、规划路线、明确方向。

   会议就刘健教授团队的近期科研工作进行了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黄旦作了题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键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的干预研究》的报告,博士研究生文建庭作了题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及新风胶囊的干预研究》的报告,与大家分享了风湿病脾虚致痹病根及从脾治痹密码的最新研究动态郭锦晨博士作了题为《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报告,缪成贵教授作了题为《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机制》的报告,汇报了网络药理学及经典Wnt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会研究生也汇报了各自的目前研究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与会专家围绕主题进行广泛热烈的研讨,认为风湿病团队系统探究脾虚致痹病根,全面破解从脾治痹密码,研究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专家们就细胞共培养、信号通路、临床数据挖掘与分子实验相结合等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合作公司表示全力支持风湿病团队的实验工作,在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大家认为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到课题实验中,与合作公司配合,提高动手能力;还要广泛阅读中外文献,打开思路和视野,学习新方法新技术,将本团队现有的研究与网络药理学、基因甲基化、蛋白泛素化和外泌体等相结合,寻找新的突破点。

   据悉,我院“安中风湿学术沙龙”是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风湿病研究所、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医院风湿病科、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从今年5月份开始创办的系列学术活动,每月一期,各有主题,分别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聚焦中医临床研究前沿科学问题,探讨解决中医药临床科学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至今成功举办了八期,促进了学术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

(文建庭/文图 刘健/审核 陈宜淼/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