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安徽省中医药防治风湿病新进展学习班,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合肥隆重召开。省中医药管局中医药发展处四级调研员祝劲松,医院党委副书记、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健教授,医院副院长、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传兵教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梅、吴寅、何镔、汪洪、梁成名、沈宏光、昝三军、徐毅,全省各级中医院风湿科、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以及医院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临床科室的专家主任、研究生和会议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
祝劲松讲话时指出: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省中医药学会优秀专业委员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安徽省中医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专业委员会要一如既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开拓进取,为完善我省中医药防治风湿病体系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要继往开来,推动中医风湿病学科的理论创新和学科体系发展;要面向国际,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
刘健作了《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2019-2020年工作报告》。他对2019-2020年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如下:(1)抗疫工作: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在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人才建设:专业委员会所属的各医院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临床带教规培生700余人次,安徽省中医风湿病团队荣获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称号;(3)学术交流: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病团队参加中芬高科线上对接会,召开《安徽省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刘健学术思想研讨会》,学术论文在全国性会议上屡屡获奖;(4)临床工作:依托安徽省中医药风湿病协作组和名医工作室,积极开展医联体工作、义诊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5)科研工作:获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21年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将是:继续举办学术会议;继续加大对风湿病知识的普及;加大对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宣传;开展义诊扶贫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成立中医风湿病专科科研协作组;进一步基层下沉工作;成立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工作部。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读岐黄经典、强中医临床”,会议内容精彩纷呈,形式新颖多样。刘健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汇报了13部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风湿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及科学内涵探讨;会议还分享了脾虚致痹、从脾治痹、新安健脾系列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展示了全省15家医院协作组参与的省对外合作项目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的研究成果。经专家评审,刘健教授3名博士研究生黄旦、文建庭、孙艳秋荣获大会交流一等奖,其余在读硕士研究生分别获得大会交流二等奖和三等奖。
与会副主任委员、教授及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点评,认为此次学术年会的召开为全省风湿病工作者搭建了学术共享、平等交流、积极互动的平台,对多种疾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高了对风湿病的诊治水平,对促近风湿病学术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文建庭/文图 刘健/审核 陈宜淼/编发)
开幕式现场
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刘健作工作报告
与会专家与荣获一等奖的三位博士研究生黄旦、文建庭、孙艳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