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瑞典国家医疗保障成功经验和学习体会

来自:   发布时间:2018-11-15

    2018101428日,我随安徽省健康促进赴瑞典培训团,到瑞典进行了为期二周的专题学习培训,先后访问了马拉达伦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卡罗琳斯卡大学,聆听了12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初步了解了瑞典的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制定、运行和实施情况,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信心,现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培训体会。

 

瑞典是诺贝尔的故乡,也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福利国家,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发展水平也是全球卓著。瑞典的医疗保障模式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瑞典是世界上人口寿命排名第3高,婴儿死亡率第4低的国家,也是癌症和冠心病存活率较高的国家,在国际医疗质量排名中,瑞典也是各种医疗评审中蝉联首位。

一、瑞典国家医疗保障的做法与经验

(一)医疗分级,严格执行  

 在瑞典,持有合法居留权,包括工作签或者学生签证,得居住超过一个自然年365天以上的人,方可注册瑞典的人口号码。有了这个号码,便可在当地的医疗中心申领一张医疗卡。这张卡会记录你在瑞典期间所有的就医状况,透过全国联网医生便可非常便捷地了解到你的既往病史及用药状况。

1.社区医院:在每一个社区都有设立,为最基本的医疗单位,也是一般民众最常使用的医疗系统,普遍以打电话向护士汇报病情,护士在电话问诊过程中评估你是否需要就医。也有部分社区医院提供现场预约,但有其限制时间及人数。

2.省郡立医院:当社区医院接诊医生认为病人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或者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断,便将病人转诊至省郡立医院。一般妇女生产及重大疾病也是在省郡立医院进行。

3.急诊中心:当遇到突发意外以及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至急诊中心就医或者打急救电话112叫救护车,然急诊中心的就医顺序仍以是否危及生命危险来分级,一般非立即性处理的病痛,最长时间得等待超过2个多小时,进急诊中心,从进去待诊到诊疗结束大概都得6小时以上,一半时间以上在等待医生从某个重症病人身边再度回来,因此瑞典一般民众并不会随意使用急诊中心医疗资源。

4.电话预诊1177:这对多数外国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就医途径,当遇到不危及生命但需要专业医疗建议时,如高烧,咳嗽,便可拨打这电话,接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描述给予具体照护及非处方签用药建议,病人再根据这些建议在家自我照护,用以缓解症状。如果经过评估,医生认为有转诊到专科的必要,他们也会尽快的为你安排就诊时间。

总的来说,瑞典分级医疗的优势在于护士已在第一线过滤掉非紧急性的病人,并将不同疾病层级的病人分散在不同医疗层级,如此便不会发生过多病人被挤压同一段上班时间,或者同一个层级医疗系统之下。因此病人的就医环境才可能良好,个人隐私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而医生和病人有充分的沟通时间,医护人员也有适时短暂休息。

(二)全民健保,医药分家

1.瑞典实行全民健保医疗,但所谓全民健保的基础建立在昂贵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根据2005年纪录,瑞典医疗经费高达2230亿克朗,占当年GNP的8.4%。这笔庞大数目的医疗经费主要来源是个人所得税,其比例占全部医疗资金组成的70%以上,其余部分来自于政府拨款,个人支付比例仅占不到5%。而瑞典个人所得税月收入超过6000克朗(约24000NT)就得向政府缴税,以一个月收入两万克朗为例,所得税最低为22.5-25%,收入愈高所得税比例愈高。

2.在高赋税制度基础以上,瑞典全民健保医疗仍有其初级就诊费用,全国各地略有差异,在100到300SEK之间,上限是每人每年1100SEK,也就是说,当你在12个月内支付给当地医院超过1100SEK的时候,接下来的治疗费用就不用再自己支付。(牙科不在此类)。如果需要住院治疗,每天的住院费不超过100SEK,治疗费与处方药费也同样在住院期间适用。

3.瑞典实行 “医药分家的政策,医院并不直接出售药品,也无附设医药药局。在医院开出处方签用药后,民众在自家附近任何一个药局,出示你的ID-kort,便可领取你的处方用药。处方用药的费用,18岁以下全部免费,成年人每个自然年内,药费则是递减,费用到达1100SEK后,药费折扣50%;至1600SEK后就折扣75%,刚抵达处方药费上限每人每年2200SEK后,便不用再支付任何药费。

4.在一些专科类的治疗上,比如牙科,生育科,政府支付的比例跟普通的医疗类并不相同。比如牙科,21岁以下的民众享受免费的牙科治疗,成人则每年补助300kr作为基本的保障,其余的费用需要自付。一年加总超过3000kr,可开始50%折扣,为第一门槛;加总超过15000kr,则可获得85%的补助。生育科,如果需要进行IVF试管婴儿的治疗,政府为38岁以下的女性提供三次免费治疗的机会,超龄或者三次不成功仍需要接续疗程的人,则需要自付费用。

 (三)就诊筛选,严格规范

1.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轻易浪费每一分得来不易的医疗资源,是瑞典医疗制度的最根本原则。但过份严格执行筛选病人是否可以就医的机制,便衍生出另一种瑞典式的医疗问题,就是最为瑞典民众所诟病的‘就医的困难度’及‘漫长的排队系统’。所以,很多人干脆不再求助医院,反致力于自身健身运动以换取不生病的体魄。

2.除去突发危及生命的状况之外,预约医生一般需等一周左右,一般最常见感冒,高烧得超过三个全天,身体并无好转的情况下,方可顺利预约到医生。原因一是对药物的严格控管,二是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3.瑞典现有医疗机制的确保证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也带给一般民众许多延误就医的困扰;商业医疗保险也已开始成为瑞典民众一项热门保险项目,足见在过份严格医疗筛选标准之下,瑞典人也开始用金钱买来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二、培训体会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医疗保障的根本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描绘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我们应当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健全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根本理念和根本遵循,作为我们建设健康中国的出发点和归宿,让人民群众在医疗保障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瑞典医疗保障制度在这方面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借鉴。我们可以构建无缝医疗保障安全网,要加大投入,让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尽可能多的困难人群;帮助困难人群跨越制度、收入水平的门槛,使他们能够参加主要的医疗保障制度;帮助困难人群解决个人自付医疗费用。

(二)以病人为中心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我们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论是三级、二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工勤人员、管理人员,不论是专家教授,还是实习生、研究生,都应当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基本职责,一切规章制度、医疗工作、服务工作、管理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个“病人”这个中心进行运作。瑞典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理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发。在重视疾病治疗的同时,我们应更加关注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不仅要关注已患病的病人,还要关注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还要通过医保基金的杠杆,不断提高和改善国民的健康水平。

(三)以服务为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光荣使命:我们医疗机构的各级各类医务人员,不论是医生还是护士,不论是主任医师还是住院医师,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医技人员,都应当将以服务为中心,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认真履行自己服务病人的职责,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温情、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展示医务人员的风采,提升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瑞典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服务细节及职业自豪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应重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切实增进人民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保障。

(刘健)

刘健访问马拉达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