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18次学术年会专家义诊活动在我院基地大楼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专家来到现场为百姓进行义务诊疗,现场、患者络绎不绝。不到一点,现场就排起了长队。
义诊开始前,媒体对河北中医药大学的杜惠兰教授和我院妇科主任李伟莉进行了现场采访。杜惠兰教授对于现场群众的热烈反应表示惊喜,并感谢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对此次活动的辛勤付出。
此次来义诊的患者大都是病史复杂且病程较长的疑难病。来自合肥的陈女士今年已经43岁了,辗转多家医院求生二胎失败后,此次求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的谈勇教授。带着一摞化验单的陈女士激动的讲述着自己经过打降调针、多次取卵失败到自然受孕两次胚停等曲折的求子过程。谭教授耐心地聆听病史,仔细查阅既往病历和辅助检查,结合陈女士高龄肾气渐衰,卵巢功能减退,机体免疫力低下等特点,经过中医四诊辨证后,予以益肾助阳之法,辅以调节机体免疫,改善卵巢血供,提高卵子质量,降低流产率等综合意见。
来自巢湖的王女士是一位深受痛经困扰的患者。既往一系列检查,经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甲亢。此次求诊于河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的杜惠兰教授。杜教授仔细询问病史,结合该患者月经推后的特点,予以理气通络之剂,以求气血通畅,缓解痛经症状,并辅以后半周期孕激素疗法,维持月经正常周期。
接着对面坐着的是一位来自阜阳的18岁小姑娘,月经已经停闭一年,为她诊治的是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冯晓玲教授。冯教授经过仔细询问病史,查阅既往病历和辅助检查,发现该患者雄激素偏高,B超提示子宫偏小,结合患者年龄特点,考虑肾气未充,生殖轴紊乱,因而未能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以补肾调周法为原则,卵泡期补肾调经,黄体期补肾养冲,并辅以人工周期,以冀逐渐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
义诊活动历时了2个多小时,天色渐暗,可现场群众依然热情高涨,有的甚至打起手电筒为专家照明。傍晚寒气渐重,各位专家依然坚持为每一位群众解疑答惑,在场工作人员对义诊专家的敬业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闫苗苗/文图 李伟莉/审核 陈宜淼/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