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96岁高龄也能“醉倒”

来自:   发布时间:2017-04-19

    近日,我院麻醉科配合泌尿外科成功给一名96岁高龄重症患者实施了麻醉手术,如此高龄的麻醉手术在我院并不多见。
   
 陈老今年96岁,患有进行性排尿困难长达10年,近日,因病情加重小便不能自解,在家坚持5天后,被家人送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经检查发现,陈老病情复杂危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多,还患有高血压,加之老人年事过高,配合能力差等因素,给麻醉和手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风险。在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后,麻醉科及时和陈老及其家属进行了沟通,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给老人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我院麻醉科调集科室业务骨干人员,积极完善术前各方面准备,集中全力,为尽量规避及减少对患者心肺功能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人制定了旁入路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麻醉方案。手术中,以桡动脉穿刺测压及颈内静脉CVP等有创监测手段,严密监测老人生命体征变化。药物分次缓慢应用,保持循环稳定。严防该类手术可能引发的“水中毒”及“电切液过度吸收引发心脏负荷过重”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确保病人手术在最佳的麻醉状态下实施,最终手术成功完成。

    普遍来说,高龄并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症,但高龄老人常伴有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减退,有的还伴有多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功能低下等疾病,手术中麻醉药物作用、手术操作刺激出血,极可能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意外危险发生率极高。同时老年人药物代谢慢,对剂量耐受程度低,药物副作用敏感,手术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极易发生呼吸堵塞和呼吸抑制。因此术前积极有效地治疗合并症是降低麻醉风险的关键,术中以保障呼吸道通畅,确保心血管功能稳定为重点也十分必要。

    另外,在给老年人选择麻醉方案时应当个体化,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的干扰。对急危重、心肺功能差、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麻醉科通讯员 汪林/文 裴露琼/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