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践行“两学一做”——一件小事

来自:   发布时间:2016-08-29

编者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做”要结合工作实际做,要立足本职岗位做,广大职工围绕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诊疗服务,提高患者就诊感受,做了大量工作,最近,一位来自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朋友在我院住院期间,感受到温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写来两封感谢信,在此选登,弘扬正能量。

   一 件 小 事

   四月的合肥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十九日八时许,正在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我和弟弟如约来到超声科候诊区等待做各种检查。

   当广播中通知我们到八诊室就诊时,弟弟因去为我拿脑部的核磁共振片子还没回来。我一边给他打电话,一边急匆匆的来到诊室。主检是一位男士。当他看到我到了那里还在打电话,就说了句“你还能打多久。”标准的普通话,声音宏亮悦耳,富有磁性。我赶忙说:“我是在催我弟弟快来。”心想,这下糟了,给主检的第一印象一定很坏。他没再说什么,我也挂了电话,按照他的要求躺下开始检查。没多长时间,他就对消化系统、颈动脉、下肢血管动脉等一一作了检查。随后,他说:“完了,你可以到其它诊室做检查了。”我刚要起身,他又说到:“等等,我看一下还有没有在我这里可以做的,免得你还要到其他诊室等候。”说着,他从旁边的女医生手里接过单子,认真的看了一下,问道:“你的医嘱不是一个人下的吗?”我说:“昨天又加了几项。”然后继续检查。他一边做,一边对检查情况做一些点评。如血管的好坏程度,是否有其它毛病等等。不一会的功夫,就听他说:“这次真的结束了。”整个过程细致、认真,态度温和,无责怪与不屑,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这时,一伴穿白大褂的女子来找他,喊他:“许(徐(主任)”,谈检查病人的分配问题。后来,从检查报告单主检医师的署名上,我得知他叫“许红强”。

    或许,在很多人那里都会不以为然的认为,在医生那里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一桩小事,而对一个患慢性病十几年的我来说,医生的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举动,不啻为一股暖流,冲散了我的焦虑和不安,给我带来了与病魔抗争,甚至继续生存的希望。从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大爱情怀。

    这件事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但许红强医师为我做检查的一幕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可能每天面对众多患者的他早已把这种事视为常态,或者在他那里我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我却对这件事难以忘怀,铭记于心。我想,如果每个医务工作者都能向他一样,对患者多一点爱心、诚心、耐心、细心,医患关系将会更加融洽,矛盾也将减少许多,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加和谐。难道这不正是我们如今社会需要的正能量吗?

    但愿这种“举手之劳”在各行各业中出现的更多、更多。

   (安徽省界首市 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