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安徽省县级中医医院15个门诊病种临床路径论证会在合肥召开。省中医药管理局服务管理处副处长王新菊和医院副院长杨文明以及太和县中医院、天长市中医院、庐江县中医院相关领导、专家及我院医务处负责人参加会议。我院和针灸医院的相关科室专家担任论证专家。
根据省卫计委要求,为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加快推进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筛选一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在医共体试点县(市、区)开展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根据中医药优势突出、临床疗效确切、诊疗方案成熟、治疗费用稳定、风险可控、中医药治疗费用较低廉等条件,组织遴选了首批1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及其对应的15个门诊病种。庐江县中医院、天长市中医院和太和县中医院根据要求结合县级中医院实际情况初步制定了15个门诊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及表单。
王新菊指出,这次支付方式改革是一次新突破、新创新和新篇章,更是一个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机会,将会为中医药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要求以突出中医特色,科学性、可操作性作为优化门诊临床路径的标准,各位专家要认真论证临床路径表单,针对其实用性和中医特色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制订出能向全省推广使用的门诊临床路径。
会上,三家中医院分别汇报了15个病种的门诊临床路径,各位专家认真讨论,提出整改意见。三家医院纷纷表态将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病种门诊临床路径表单。
(医务处 许静静/供稿 张依帆/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