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分级诊疗重在“诊”

来自:   发布时间:2016-04-05

   前不久,涡阳县中医院影像科的董医生在看一张片子的时候,怀疑病人是肿瘤,但是还是心存疑问,于是在“影联网”上轻松点击“申请会诊”,这个会诊信息发出去后,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安徽省中医院影像会诊中心专家很快就看到了,专家通过仔细阅片后给出不是肿瘤的结论。如果诊断不明确,既给病人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更不利于后期的治疗,甚至错误治疗延误或加重病情。

   新一轮医改提倡分级诊疗,而分级诊疗的实现首先要解决的是“诊”的问题。“我们医院设备不缺,影像中心技师多,诊断医生少”,涡阳县中医院院长吴东昆说,由于基层影像专业人才缺乏,诊断水平不高,这是病人向上级医院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启动医改以来,“医联体”这个新名词涌现在各大媒体。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合作形式多样化,为百姓就近就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如何发挥互联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安徽省中医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由该院影像中心主任李传富牵头的团队利用过去20年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安徽省中医院—涡阳县中医院—该县多家乡镇卫生院的三级影像会诊网络,前期采用“线下”现场指导为主、“线上”远程会诊为辅的方式,帮助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影像学科建设。

   在现实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也有人把影像片子拍成图片,通过邮件、QQ或微信把影像检查数据发给远方的专家,这样得出的诊断结论是否确定?李传富从专业的角度认为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难以获取检查数据,另一个就是普通格式的图像数据会导致诊断信息丢失,而专业数据需要专业的浏览工具,否则无法浏览。

   而影联网的功能就解决了这些问题。据李传富介绍,影联网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基于局域网的医院内PACS系统: HIS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连通医院不同科室,满足影像科日常工作需要;二是基于互联网的影像远程会诊的云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方便信息交流;三是连接两者实现数据交换的门户系统(Portal):实现医院内部数据与云平台数据的方便快捷、安全有效沟通。

   安徽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彭长林坦言,在医联体建设中,基层医疗机构都希望大医院派专家长期驻点,这给医院和专家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基于互联网的这种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平台让基层医疗机构和老百姓都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可以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同时大医院的专家也可以在自己科室或者家里就能为医联体建设服务,通过涡阳县的成果试点,该模式下一步将在医联体单位内逐步推广。

   (陈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