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为了这里的微创事业

来自:   发布时间:2016-03-25

为了这里的微创事业

─梁久银教授在我院工作纪实

 

    每天早晨7点半钟,走进基地大楼普外一科的病房里,你就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一边在观察着引流袋,一边在和病人交谈,他就是我省微创外科的开创者,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梁久银教授。自2012年3月梁教授来我院工作,至今已有4个年头,4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为我院微创事业的开展,人才的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工作回顾  

   我院外科2000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1~2011年10年开展117例(2011年最多的1年开展28例)。2012年3月梁久银教授到我院工作后,当年腹腔镜手术例数即达155例,2013年223例,2014年267例,2015年315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手术范围逐年扩大,2012年之前,我院腹腔镜手术均为胆囊切除术,梁久银教授来我院工作后,带领普外一科微创团队,手术范围先后扩大到:(1)肝胆外科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肿瘤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胃肠外科手术,包括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和肠切除术、阑尾切除术。(3)脾脏外科的脾切除术。此外还有疝修补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等。四年来,梁教授带领其手术团队,不仅使我院的腹腔镜外科手术数量逐年提高,而且手术范围逐年扩大,手术难度逐年提升,但他们的手术质量从未下降,四年来从未出现1例差错,其技术水准被我院内同行称之为行云流水,院外同行称之为”安徽第一镜”,病人称之为安徽微创神医。由于梁久银教授的到来和贡献,我院普外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时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安徽省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承担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外科研究所研究任务、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培养单位。

    二 、填补腹腔镜外科多项技术空白

    在梁久银教授来我院的2012年以前,我院虽然开展腹腔镜外科已经10个年头,但手术类别仅仅停留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12年梁久银教授来我院工作后,带领其微创外科团队攻坚克难,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填补了我院一个又一个腹腔镜领域的空白。

   (1)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是随着LC成熟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胆道外科新术式,该项技术的开展带来了胆总管结石治疗的第二次革命,使胆总管结石由此进入了无需开腹手术的时代。LCBDE是在腹腔镜下将胆总管切开,配合纤维胆道镜将肝胆管内的结石取出,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在梁久银教授带领下,我院于2012年开展了LCBDE手术,至今已经开展40余例,不仅填补了院内空白,并迅速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巢湖市槐林镇村民黄老,今年81岁高龄,被超声和MTCP诊断为胆总管和胆囊结石,住过多家大医院均主张给其行剖腹手术,因担心年纪大经不起创伤而拒绝开腹手术。经过上网查询和多方打听,找到了,梁教授顺利的给黄老实施了LCBDE,术后第2天即下床活动,一周后回复正常,高兴的握着梁教授的手说,你不愧”安徽第一镜”呀。

    (2)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癌根治术。大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腹腔镜下开展最普遍的是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癌手术。1993年英国医生Gui Uon等报道59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经验,证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和安全,而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和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同时又具有微创外科的优势,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我院普外一科2012年在梁久银教授带领下开展此类手术20余例,填补了我院在胃肠微创外科的空白。庐江吴老汉,住院时78岁,因大便带血3个月于2012年9月17日到我院就诊,通过直肠指检和电子结肠镜确诊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肿瘤距肛门口仅有6cm,老人拒绝了多家医院的开腹和腹壁人工肛门造口手术,坚决要求保留肛门。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梁久银教授,顺利的为其实施了全腹腔镜下Dixon直肠癌根治术,不仅彻底的根治了肿瘤,而且利用腹腔镜微创优势为其保留了肛门。术后随访大便规律,生活正常。

   (3)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随着高清电视及腔镜下止血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腹腔镜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已成为除门脉高压症等巨脾之外的脾切除术的金标准。并成为继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又一成熟术式。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视野开阔清晰,切口小而美观,术后疼痛轻、利于早期活动,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优势。梁久银教授来我院工作后,顺利的为一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实施了LS,填补了我院脾脏外科的空白。

    (4)腹腔镜下肠梗阻手术。肠梗阻是我院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优势病种,为丰富我院重点专科肠梗阻治疗方法和技术,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的基础上,2012年梁久银教授到我院工作后,迅速的融入了腹腔镜技术,先后实施20余例肠梗阻手术,治疗方式包括粘连松解、小肠切除肠吻合等,术后早期再配合中药胃管注入、中药灌肠、中药敷脐、针刺等中医特色治疗,使我院肠梗阻治疗优势明显,特色更为凸显,在国内外处于前列。此外,梁久银教授还带领普外科微创团队,先后开展了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均填补了我院在此领域的空白。目前,在梁教授的带领下,国内能够开展的腹腔镜手术我院均能开展。

    三、人才培养

    自2012年梁久银教授来我院工作以来,就积极组建了腹腔镜微创外科治疗团队,组成人员中包括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生的合理人才梯队。从理论教学,到临床实践,梁教授总是毫无保留,孜孜不倦。在手术台上,梁教授要求及其严格,如果团队中的医生一个动作操作不规范,即使操作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也会及时提出,甚至严厉的批评。越是他认为有培养前途的人才,他总是要求更加严格,不会照顾什么情面。张琦是梁久银教授最看中的医师,有一次,一个腹腔镜下操作不正规,被梁教授当场训斥并加以纠正。事后张琦感叹,教授都是为我们好,这样就会印象深刻,记在心里,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下,张琦、刘举达两位主治医师现在都能独挡一面,不仅晋升为主治医师,而且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了普外科微创领域的中坚力量。梁教授的教导不仅仅在手术台上,台下同样也是严格要求,他总是认真和亲自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到位、完善,对于复杂、疑难病人,他总是提出并要求组织全科讨论。说到术前讨论,年轻医师王振、黄龙都吃过苦头。一次讨论复杂二次胆道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王振在汇报病史的时候,因为汇报的重点不突出,被梁教授现场叫停,并亲自示范,使一批年轻医师在言传身教中成长。对于术后病人,他不仅带领他的团队认真检查查看切口、引流情况,制定周密的术后康复计划,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他总是站在病人和家属角度,尽量多为患者着想,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对待所有病人一视同仁。从术前到术中,从术中到术后,从临床到管理,教授全方位的为微创外科团队人才的培养尽职尽责,处处做出表率。在他的带领下,虽然只有短短4年,但一个又一个人才脱颖而出,有的已经独立工作成为主任和主任医师,有的晋升为主治医师并能够独立完成腹腔镜常规手术。正是梁久银教授的无私奉献,我院外科微创团队日趋强大,人才不断涌出,为我院微创事业走向辉煌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梁教授在我院工作的4年间,总是全日制出勤,全身心投入,并在工作中和同志们结下深厚友谊。而他本人并没有满足现有的成绩,正在思考和策划如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普外一科/供稿 张依帆/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