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喧嚣的爆竹声, 夹杂着跨年钟声、人群欢庆节日声,医院急诊科内安静,听得到时钟的滴答声,但是这里的工作有着鲜明的节奏……
值班李晗医生刚刚诊治完一例高热伴重度低钾的孕妇(及时的处理使患者体温下降、血钾上升,病情稳定下来),稍作休息,0:37,只听屋外响起清脆的“120“救护车鸣笛声,一名喘促4小时伴意识模糊患者等待抢救。吸氧、吸痰、监护、采血、输液,医护通力合作,终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0%,神志转清,此时已是凌晨三点多了。丙申新年,急诊科接诊的第一例患者抢救成功,转入病房。李医生的新年夜就是这样在忙碌的抢救室度过。
作为唯一持续开放的门诊科室,急诊科在新年假期里承担了大量的急诊工作,至2月13日共诊治患者700余人次,输液200人次,120急诊病人20人次,抢救17人次,包括一氧化碳中毒、酮症酸中毒、呼吸衰竭、肝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呼吸骤停等危重患者,且高龄患者居多,其中死亡3人。急诊外科清创25人次,手术3台。
2月14日上午,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刚刚开始,一例多科大会诊又在急诊科展开,该患者辗转省内多家医院诊治均未确诊,建议转外地上级医院,患者及家属怀着焦急心情来到我院急诊科。反复头痛、眼球肿胀、失明、尿失禁、耳鸣……病情复杂,值班医生诊视后请示韩宁林主任,随即决定汇报医务处组织院内大会诊。医务处组织专家联合诊视,考虑为“海绵状窦血栓形成”“鼻窦炎”“眼底出血” “缺血性心脏病”,诊治方案随即拟出,患者和家属焦躁的心情也缓和下来。
这就是急诊科,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节假日,争分夺秒的抢救工作节奏,为生命加分,为健康加油,护佑一方平安!
(曹承楼/文图 张依帆/编发)
会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