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医院在基地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2015年学术骨干科技论坛。常务副院长、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刘健教授、中医内科学部分科室主任、学术骨干30余人参加了学术论坛,学术交流由科研部主任李雪苓主持。
刘健指出,中医内科学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已成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安徽省精品课程、安徽省重点课程,学科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成果丰硕。2014年,学科完成本、硕、博等各层次教学任务1400学时,带教实习生1466人次,参编国家级研究生规划教材1部,培养博士2人,硕士62人,承担各级课题30余项,举办各类学术会议30余次。在建设过程中,学科始终坚持加强和巩固中医临床的基础地位,强调建立诊疗标准、规范诊疗过程,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寻找突破口,培养实用型人才,突出特色和优势;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工作中锻炼人才,全面提高中医内科各层次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在科研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研究水平和层次。
刘健强调,本次科技论坛具有重临床、多层次和水平高三个特点,共收录了2014年学科发表的论文248篇,作者92人,涵盖中医内科14个临床科室,核心期刊论文占55%,其中包括SCI收录7篇,MEDLINE收录8篇,全面展示了学科的建设成就。他建议各学科骨干要认真总结,做到四点关注,即要关注临床热点、关注院内制剂、关注中医经典方和关注杂志的影响面和专业性。
汇报结束后,评委们就13位学术骨干的交流论文进行了点评。专家组一致指出,中医内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数量上日渐增长,但在高层次、高水平上还有不足,希望各学科骨干要认真总结,争取在论文发表的层次上提升,扩大论文的影响力;二是在论文的汇报中要注重对汇报内容的凝练和PPT的制作,汇报材料的制作就是对论文的又一次创造,希望各汇报选手要切实重视起来;三是各汇报选手在汇报过程中自信有所欠缺,在汇报仪态、语调等方面表现不足,需要加强锻炼以提高。
经过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科研部通讯员 何斌/供稿 张依帆/编发)
科技论坛现场
专家认真点评
医院常务副院长刘健在会上讲话
学术骨干进行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