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手术室正式搬迁至基地大楼后,多科室协作在手术室为一名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完成经双管喉罩插入一次性支气管导管阻滞器的操作,即单肺通气技术。新开展的单肺通气技术,由麻醉科、手术室和胸外科共同完成。
这一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是一名37岁的成年男性,因胸痛、无力、乏力、胸闷入院,入院通过相关影像学检查和临床体征的表现诊断为胸腺瘤,拟行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患者在足够的麻醉深度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充分暴露操作区域,置入食管气管双通道喉罩,并通过喉罩置入一次性支气管导管阻滞器,成功实施单肺通气,保证手术视野充分,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诉喉部无明显不适,听诊肺音清晰,肺复张良好。
对于以上这位患者,传统方法是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术,但是由于双腔支气管导管较粗,质地较硬,容易损伤呼吸道粘膜,甚至引起急性喉头水肿,或慢性肉芽肿,患者术后常有喉部不适感。而通过双通道喉罩置入一次性支气管导管阻滞器,有效地避免了导管置入气管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不适。
经气管食管双通道喉罩置入一次性支气管导管阻滞器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将一次性支气管导管阻滞器通过双通道喉罩的开口处置入患侧支气管中,再通过对气囊的充气实现对患侧肺的气流有效阻断,从而使患侧肺塌陷,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因为肺犹如一个充气的气囊,正好阻挡在要操作部位的前面,我们通过这项技术使肺放气,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手术的视野。而使用该项新技术让手术医生视野更开阔,病人术中更加舒适,术后的感觉更愉快。
随着胸外科手术的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将越来越重要,麻醉科通过自身的不断摸索总结和与一流医院的学习交流,越来越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这项新技术必将因为其安全、有效、简便、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成为未来该类手术首选。
(麻醉科通讯员 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