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7月13日是头伏,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关心冬病夏治的“三伏贴”。记者从安徽省中医院了解到,本周以来,在该院“三伏贴”的市民每天都在万人左右。13日当天,江淮晨报联合省中医院举办了免费体验“冬病夏治”的活动,随机抽选的十五名读者体验了一把“三伏贴”。
虽然贴的是自己,但是体验现场,很多读者都在关心下一代,能不能给宝宝“冬病夏治”,以及有哪些禁忌是最高频的问题。
“冬病夏治”适于哪些疾病?
依据中医理论,“冬病夏治”适于预防和治疗那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其中,三伏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最为明显。如果宝宝或成人患有哮喘、反复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都可尝试此法治疗。
“冬病夏治”的一个疗程是30天,需要贴4次,一般要连续贴3年才行。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反复咳喘的宝宝,夏季大多症状很轻或无症状,家长不能仅根据宝宝在夏季的咳嗽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至于三伏贴的最佳时间,朱卫明称三伏第一日为最佳治疗时间,但三伏贴是利用整个三伏节气的气候特点来发挥疗效的,所以只要在三伏期间,都能达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提前或错后七天疗效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冬病夏治’属于预防性治疗,疗效不是立竿见影,而要到冬季才可观察得到。”省中医院门诊部主任朱卫明称。
6个月以上的宝宝基本都能贴
记者了解到,一般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能贴。但2岁以内的宝宝,由于皮肤比较娇嫩,建议由医生诊断后,遵医嘱进行贴敷。
宝宝每次敷贴一般要持续3-6小时,在此期间建议不要洗澡。“贴敷治疗前,最好给宝宝洗个澡。”朱卫明提醒,出汗过多容易导致药膏脱落,因此贴敷时最好给宝宝穿宽松且透气性好的衣服。
此外,贴敷后不要给宝宝吃牛羊肉、桂圆、荔枝等热性水果,冷饮和油腻的食物也最好不要食用,脾胃虚弱的宝宝还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量。
晨报记者 佟人冬 通讯员 陈小飞
2015年7月16日载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