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一位韩先生来到医院,介绍了他看到的同病房的一位患者被我院感染性疾病2科医生、护士成功抢救的动人场景。
据了解,王先生(与韩先生同病房)因为乙肝肝硬化、肝癌住在我院感染性疾病2科,于23日凌晨3点,出现大出血症状,护士赵庆桃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王先生床边,让他平躺,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紧接着,赵护士到护士站一把取来静脉输液、吸氧和心电监护等装置。她临阵不乱、有条不紊地为王先生建立起3组静脉通道,分别进行补液、止血和制酸。要知道,为正常人同时建立3组静脉通道需要娴熟技术和快速反应能力,何况王先生当时失血2500ml,静脉难以找到,穿刺难度加大。但是如果静脉通道建立不够及时,不能及时补液止血,会出现休克,人体各种重要脏器会因为缺血、缺氧导致衰竭,如果患者身体条件不是很好,还会有生命危险。
完成建立静脉通道后,赵护士立马为王先生进行吸氧和心电监护,对王先生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持续监测,防止病情变化。最后,她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不要过于紧张”,对他进行情志调理。
赵护士谦虚说到,肝硬化典型的并发症就是上消化道出血,在二十八病区住院的大部分患者随时会出现这种突发情况,所以“临阵不乱,有条理地进行施救”是必须的技能。该科李明远医生介绍,护士们的紧急抢救和正确护理与王先生疾病的治疗疗效是成正相关的,她们娴熟的技术为患者成功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被同病房的韩先生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23日一早就来到医院,千般叮嘱、万般拜托,一定要给本与他“毫不相干”的赵护士等医务人员求表扬。作为一位企业负责人,他对该科主任施卫兵以身作则、认真带教,启发后学也留下深刻印象,认为长期以往,医院临床科室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年轻医生,让中医薪火代代相传,福泽普通百姓。与他交谈中,看得出他的虔诚,不然不会一上班就来找相关科室......
据介绍,施主任在临床查房过程中,会将一个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都进行讲解,并将中医“顺应天时、道法自然”等中医哲学思维和文化理念带入治疗方案中,不论在辨证施治还是理法方药运用上,强调“三因制宜”、“取类比项”。擅长启发式教学方法,查房时患者每问一个问题,他都让低年资医生、实习同学先回答,直到大家实在找不到答案,他再讲解并让学生记录下来,这样低年资医生、实习生们的印象能不深刻吗?
据一位经常跟其查房的同学介绍,施主任经常会问他们“你对你管床的患者病情熟悉吗?他为什么还在这里继续治疗?下一步治疗重点是什么?在我院医院治疗优势在哪里?”他以这样方式鞭策、激励低年资医生和实习生不断思考,全面掌握治疗方案。他还是言传身教的典范,他中医功底深厚,在治疗时候常常让医生、实习生了解到患者整体情况,还要结合环境情况,作到整体治疗。四诊时特别细心,注意观察患者的习惯和小动作,从而找到疾病诊断依据。一次,一位肝病患者突发高烧,按照常规判断其是腹膜炎,相关检查后排除,判断该患者是感冒发烧了,但是施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他有抠肚脐眼的小动作,判断他为外部感染,于是对症治疗,收效显著,让后学敬佩不已。
(张依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