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李娥正躺在病床上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
五年前成为志愿者 今心愿达成
说起为何会捐献造血干细胞,项李娥说,五年前,她还在安徽省中医药大学读书时,因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医治白血病的有效途径,自己又是学医的,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她那时她就决定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于是就前往学校附近的献血车上抽了血,检验合格后她成为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五年来,项李娥一直在合肥工作生活,时不时就会想何时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配对成功,直到去年底接到的一个电话让她兴奋不已。因项李娥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患者初配成功,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给她打电话征求意见。电话中,项李娥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今年4月,项李娥又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称,她的造血干细胞与这名患者高配成功。至此,项李娥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正式提上日程。在争取了家人的支持后,6月3日,项李娥住进省立医院血液科,4日接受动员剂注射,8日上午,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正式进行。
安徽省志愿者3.5万人 医疗行业是主力军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又称“中华骨髓库”,2001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并提供移植相关服务等。至今,全国共有31家省级分库,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于2004年5月正式成立。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入库资料已经达到35000多人份,完成捐献74例。2007年4月,芜湖护士赵金霞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南京市民捐献了97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安徽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还停留在“敲髓取血”的层面上,因此造血干细胞捐献还没有普遍被人接受。据省立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安徽省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大多为80后,在所有行业中,医疗行业最多。
“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献血一样,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捐出的造血干细胞只是人体中的很小一部分,而且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造能力,捐出的部分会迅速补充上。”该负责人同时说,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无偿捐献事业,任何人都不能强迫捐献,对于捐献者大家也应给于崇高的敬意。
2015年6月8日21:51 来源: 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