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据调查,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11.6%的人有糖尿病,糖尿病“后备军”人群更是达到50.1%,其中年轻患者和农村患者激增——
■ 本报记者 王慧慧
11.6%的成人患病率、高达50.1%的“后备军”人群,根据2013年9月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目前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大国。世界上3个糖尿病患者中,有1个就是中国人,而且在加入糖尿病大军的人群中,年轻患者和农村患者激增。接受采访的专家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达了对目前糖尿病防治形势的忧虑。他们呼吁,糖尿病发病率高、合并症多且不能根治,应加强糖尿病 “未病先防”健康教育,以及对于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关注度。
农村患者更需要关注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一项调查,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9240万,其中城市约 4930万,农村患病人数已达到4310万,城市糖尿病的未诊断率为52.5%,农村糖尿病的未诊断率则高达67.64%。 “与城市相比,农村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更低,治疗依从性也较差,基层糖尿病诊疗现状亟需加强。”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方朝晖坦言。
一直以来,糖尿病都被视为一种富贵病。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天天肉食、烟酒不断,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与城市患者相比,农村患者由于文化程度有限,对于疾病更为不重视。在方朝晖的科室,不久前刚收治了一名来自农村的中年糖尿病男患者,因为听信他人“几千元包治好”的谎言,在乡下用偏方治病,结果导致病情加重,就诊时空腹血糖已由原来的轻度增高变为严重增高。 “像这样的患者在农村并不少见,农村知识匮乏、就医不便,患者没有得到相关的防治知识和正当的医治,往往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才来医院就医,而这时已经失去了医治的良好时机。 ”方朝晖表示了他的担忧,“另外,农民对药品的治疗功效也知之甚少,有很多农民患者见自己的血糖高就拿别人的降糖药吃,以为只要是降糖药都可以吃,结果反倒吃出了低血糖。 ”
在农村,人们普遍认为能吃是福,而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就是多食,所以多食这一症状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人都是等到并发症出现时才就诊,造成治疗困难。“农村病人的低认知度和较差依从性是造成目前农村糖尿病病人急速增加的重要原因,这就对基层糖尿病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一定要具有专业诊疗能力外,还要用更多的耐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方朝晖呼吁,在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建立一套涉及诊断、治疗、控制指标等的技术规范。
儿童患者每年增加10%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主要发生在成人身上的糖尿病,正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儿童身上。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2.46亿人,其中少年儿童糖尿病的比例占 10%至15%。而在我国,儿童糖尿病患者也正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
“排除遗传因素外,肥胖、超重已成为儿童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方朝晖说。持续改善的经济条件以及多食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正让众多年轻人甚至儿童步入糖尿病患者行列,而洋快餐、碳酸饮料都可能成为糖尿病发生的诱因。儿童一般常见Ⅰ型(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儿童糖尿病90%以上为Ⅰ型糖尿病,这一类型患者起病急,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三多一少”典型症状表现明显。而儿童Ⅱ型糖尿病起病缓、症状不明显,患儿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病情,近年来,这一类型患儿呈明显上升趋势。
“儿童患糖尿病后的危害比成人更大,因为一旦糖尿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这些患者就容易在青壮年出现失明、肾功能衰竭等各种并发症。因此,预防儿童糖尿病,须引起高度重视。 ”方朝晖强调,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儿童糖尿病最有效方法。家长应从婴幼儿开始,合理规律地安排孩子一日三餐;多吃蔬菜水果,限制糖和零食,薯条、薯片等应尽量少吃。如果孩子体重超过正常儿童平均水平,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不明原因突然消瘦、特别爱喝冰水,也应及时就诊。同时,运动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预防手段,适量的体育锻炼可预防 “小胖墩”,从而减少孩子患糖尿病的危险。
老年患者冬季要防感染
进入冬季,老年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道、胆道、泌尿道感染,且很多患者感染症状不明显,对此方朝晖提醒,感染会导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又会加重感染,因此老年糖友一定要高度警惕感染的发生。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功能下降;高血糖容易造成细菌繁殖;糖毒性影响免疫蛋白功能的发挥”,这三个方面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患者在出现感染后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患者若出现血糖波动或血糖突然升高,厌食、全身乏力、咳嗽反复不愈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感染会迁延成难治性感染,还会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危及患者生命。在出现感染后,抗感染和降糖治疗要同时进行,否则血糖高会加重感染;切忌自行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性强、效价高的抗生素。
糖尿病具有发病率高、合并症多、尚不能根治等特点,某些并发症一旦形成,现代医学无法使其逆转。“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对于控制血糖、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甚至改善胰岛功能等都有显著疗效。”作为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糖尿病研究首席专家,方朝晖一直从事糖尿病中医防治工作。他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治疗应 “从脾(胰)论治,兼顾五脏”,运用中医对糖尿病早预防、早干预、早防变的“三早”综合防治,在改善糖脂代谢的基础上,可逆转42.15%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可延缓或降低糖尿病的发生。他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理化指标、以及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都比单纯西药或中药更具优势,二者结合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协性。”
载2014.11.14《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