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9日,由我院主办的首届皖江脑病论坛在肥举办。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学校副校长李泽庚出席并讲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存信、医院院长杨骏分别致辞。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鲍远程介绍了专业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来自省内外的24位脑病和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学术报告。脑病中心主任、副院长杨文明主持开幕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永先,副院长尚莉丽以及来自全省脑病方面的专家学者530多人参加了会议。
董明培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既有中医药的原创性,又有当代医学的精髓,优势独特。省中医院脑病学科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团队,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快速发展,在我省脑病防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希望与会代表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学风,认真学习新理论、新思路、新进展,为我省脑病学科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李泽庚从成功更名安徽中医药大学,有力提升学校影响力;成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单位,人才培养进入更高层面;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以较好的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安徽中医药科学院成立19个研究所,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新校区投入使用,提高办学能力等方面介绍了学校有关情况。一附院脑病学科涵盖基础、临床、药学等多个方面,自脑病研究所成立以来,取得了重要成就,学科发展迅速。希望在下一步要多角度、多层面开展研究,抓好科技创新,为服务患者、服务社会做出新贡献。
杨骏指出,脑病学科是医院的重要品牌之一,学术交流频繁,学术影响较大,临床水平很高,在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发展。希望与会专家继续关心、支持医院脑病学科建设,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脑病事业的发展,造福患者。
本次会议24位讲者站在学术的前沿,讲解了国内外关于脑病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和新进展,一个个知识点在会场传播。脑病、心血管、针灸、内分泌、影像、介入、护理等多个方面的专家从各自的角度,共述“脑心同治”的理论,高深的理论以风趣的语言传递,台上精彩演讲,台下认真聆听,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次高端的学术盛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存江教授阐述了丘脑病变的临床诊断与鉴别;我院杨骏教授讲授了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穴与面口部联系的脑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研究,鲍远程教授讲解了《伤寒杂病论》相关脑病证候与经方应用,杨文明教授阐述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卒中,并将其形象喻为“困惑中前行”,张波教授阐述了温阳通脉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治疗的新尝试;省针灸医院曹奕教授讲解了脑卒中康复的治疗原则,谢道俊教授讲解了抑郁焦虑障碍识别及规范化治疗思考,陈怀珍教授讲授了前庭性偏头痛相关治疗,李传富教授讲解了实时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汪瀚教授讲解了脑血管疾病与血压调控,戴小华教授讲解了室性早搏药物治疗进展情况,方朝晖教授讲解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吴云虎副教授阐述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问题探讨,王艳昕副教授阐述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刘丛秀护士长讲解了穴位艾灸对WD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升白作用的疗效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讲解了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中风病证治规律研究与应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新志教授阐述了头痛的中西医诊疗策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傅佳教授讲解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新策略——血管再通和侧枝循环;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屈洪党教授从女性角度探讨了癫痫的长程管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芮世宝教授讲解了指南框架内慢性心衰的个性化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阐述了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与AD中西医治疗;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王毅教授讲解周围神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路径与治疗思考;安徽省立医院严激教授阐释高血压防治的几个问题,胡立群教授阐发心源性猝死的新观点。
(陈小飞)
会场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专家
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讲话
学校副校长李泽庚讲话
医院院长杨骏致辞,并作学术报告
副院长、脑病中心主任杨文明主持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李存江教授作学术报告
鲍远程教授作学术报告
高颖教授作学术报告
胡学强教授作学术报告
严激教授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