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教授深入石台深山农户送医

来自:   发布时间:2014-06-12

    “针对你吃激素引起的关节疼、肺部和肠道感染等系列并发症,我给你开点清肺热、清利大肠湿热的中药”。“谢谢你,刘教授,我到外地看病要1天的路程才能到医院。这是我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带头人刘健教授与安徽省石台县一位住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一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对话。

    “柴米油盐酱醋茶,天天健康到您家”, 安徽广播电视台《人与健康》栏目编导郭夏冰在说开场白,但是这次录制的现场不是在演播室,而是石台山里的几户人家。6月9日至10日,安徽广播电视台《人与健康》栏目组与我院刘健教授深入石台山区,为四位患者送医上门,并赠送由其主编的风湿病系列科普作品一套6本。“我们这次四个病例都是疑难病例,病人求治多方效果不好;病人身处山区,看专家十分不易”,《人与健康》栏目制片人朱彦良说,这次活动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特点。今年,栏目推出“健康来敲门”系列,就是把专家请到患者家里看病,把演播室搬到群众家里。

中药和食补相结合

    石台县仁里镇高宝队的胡大姐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狼疮性肾病20多年,长期吃激素,引起肺部和肠道感染、关节疼、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并发症。刘健仔细了解了病人情况,通过望闻问切,开出了清肺热、清利大肠湿热的中药。“你种的西红柿、茄子有清热利湿、健脾化湿的作用,可以多吃”,刘健来到胡大姐家的菜园地,针对她种的各种菜,告诉她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我平常都不敢出远门,因为路上总感觉水带的不够,渴的实在受不了”,住在石台县城关车队的朱阿姨患有干燥综合征。刘健为其开了健脾利湿,清肺化痰的中药。“刘教授,您看这薏米能不能吃”, 朱阿姨从家里拿出一一拿出自己的食补食物说,我很相信中医,平常自己也进行食补。“薏米利湿很厉害,您不能多吃”,可以用百合煮稀饭,平时应该多吃蔬菜和黄瓜。

    “刘教授,我每天要吃这么药,”石台县横渡镇六房队的徐大姐患有类风湿多年,不吃药疼的受不了,吃了胃受不了。“你这是因为药物对胃的损害”,刘健为其开了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药物,并叮嘱徐大姐用山药煮稀饭吃,平时多吃扁豆等食物。石台县矶滩乡高乐队的余大姐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关节炎、血小板减少,脸部有瘀斑、平时情绪不稳定。刘健开出了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的中药,并定叮嘱她平时饮食要清淡,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山里人看病真不易

    高宝队的胡大姐家独门独户住在山顶上,我们的车沿着崎岖颠簸的山路,绕了几十道弯,开了近一个小时,到了路的尽头,栏目组的记者和专家不得不下车,艰难走着山路。“我平时出去打工,下午早早就要往回赶”,胡大姐的爱人说,路远又不好走,我们要到出去看一次病,有时要整整一天的时间,今天,你们能来这深山里,真是太感谢了,边说边拿出棒棒冰给客人吃。棒棒冰在城里不算什么,可对住在那么远的山里人来说,应该是很贵重的,他们的心思是把最贵重的东西送给最感谢的人。

    一到朱阿姨的家,她赶紧拿出杏子说,我年纪大了,小孩工作又忙,真是太感谢你们来我家给我瞧病,我们这没啥好东西,这个杏子是我前几天托人从山顶上人家买的,没污染,你们吃。给徐大姐看完病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外面烈日炎炎。忙了大半天,你们在我们吃饭吧,尝尝我们的山里菜。“真不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栏目组的人和专家反复推辞,坐进近30度高温的车里,电话询问下一个病人家的路怎么走。

(陈小飞)

刘健教授(左二)为患者搭脉

刘健教授(左一)赠送科普书籍,栏目编导郭夏冰(左二)赠送礼品

录制现场

石台电视台副台长解文采访刘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