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周后,少荃湖校区A114学术报告厅经历‘醉’的浸润与‘魂’的缭绕,进入‘戏’的空间,这青春年华六学时,这初夏夜色三弯月,再次缠惹追忆的青藤,或许是多年以后的事了……”,6月3日,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夏伦祝在其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结束语中,富有深情的对现场聆听的安中学子说。
应学校团委之邀,夏伦祝从5月下旬始,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连续三周时间举办了三场人文通识系列讲座。
永和九年那场醉——《兰亭集序》1661周年祭读
首场讲座中,夏伦祝以中国传统书法为引入,介绍了欣赏书法的基本常识,从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等三个维度详细解读了王羲之《兰亭集序》,让广大同学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领略了传统书法文化的巨大魅力。1661年后,我们仿佛依然能够呼吸到永和九年春天的明媚。
灵魂能被证明吗——当药师阅读数学大师,深深触及了什么?
第二场讲座,夏伦祝从中国古代和西方文明对人类灵魂的猜想和研究说起,突出强调了人类对自身精神的重视和精神对人类伦理的重要性。通过介绍数学的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难题猜想,讲述了数学的历史。表达了一位药师对数学大师高尚品行的尊重,对人性光辉的坚守,并借数学与灵魂隐喻药学科研成就与操守品行间的关联。
谈论京剧,我们是在谈论什么?
最后一场讲座,夏伦祝以央视2013年炫美青春大学生京剧戏迷秀决赛视频为引,通过对京剧渊源的介绍,和行当、表演、妆扮、戏文等京戏元素的诠释,把现场学子带入到百花齐放的梨园世界,在生旦净丑的角色中穿梭,在唱念做打的功法中感悟,并推而广之中医等华夏民族的国粹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大学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尚,以通识引导博雅。开学以来,安中学子的杏林大讲堂立足通识文化传播,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文化名人就医学、人文、政治等领域开展讲座,与大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文化视野,同时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及德育工作的品牌建设。
(转自学校网站)
夏伦祝教授作讲座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