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收到脑病中心十四病区患者许起银家属的表扬信,信中说到“我父亲在住院期间得到了病区主任及主治医师的精心治疗。他们工作严谨、细致、周到、耐心,护理部服务非常好!”
承受生命之重
据了解,许起银是一名中风患者,今年2月份转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因为疾患缠身,许老爷子的脾气见涨,一提及打针或者看到静脉输液治疗盘,就情绪激动,挥动胳膊,无意中甚至会打到医务人员。平时感觉身体不适时,也会辱骂身边人,包括医务人员。对这一切,十四病区医务人员都默默承受。护士长刘荣芝告诉笔者,“我们护士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脾气坏、说话‘不客气’的患者,因为他们正承受病痛折磨,我们都不与他们争辩,尽量包容他们,并且更多关心他们,这在我们工作中是一直如此。”该病区胡丽萍护士说,“每次要给许老治疗,我们都是三四个护士一道,一个人与他聊天分散注意,两个人保持体位,另一人给其静脉穿刺”,她继续说,“即便如此,有时候为了给许老打针吊水,都要去他病房7、8趟。”医务人员们不怕辛苦、不怕重复,苦口婆心,一遍遍地耐心地解释,才换来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顺利完成每天的治疗方案,最终让患者受益。
用疗效说话
4月2日,患者女儿来十四病区,请病区主任谢道俊、管床医生金珊为其调整用药方案,据介绍,刚来我院时许老还卧床,不能行走,现在老爷子已可以自己下地行走,每天上下午各步行2公里,回家后感觉我院给其准备的用药方案不错,疗效很多,这不,又来请主任、管床医生们调整用药方案。
据了解,刚转入医院时,许老由于长期卧床,一侧脚踝部位生了褥疮,由于十四病区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采用气垫床、经常性翻身、及时给予碘伏消毒等,褥疮最终消失。
此外,患者的女儿由于对父亲疾患十分关切,每次用药、用治疗都与医务人员反复沟通、询问,十四病区医务人员不仅没有觉得繁累,觉得是分外之事,反而每次都给予详细解答,用比例、数据陈述,比如,有次医生打算给许老用上镇静剂类药物,家人反复询问药物的副作用,使用时机,使用频率等,医生一一解答,说“使用可以控制血压,防治颅内再次出血,加重病情”。家人在一次次接触医务人员,感受到他们专业解答之后并之后明显疗效彻底说明他们,开始主动配合治疗,出院时已取得满意疗效。
服务暖人心
十四病区医务人员用精湛医术博得患者及其家属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医疗行业的不理解甚至不信任也被医务工作者春风化雨般细致、耐心解释,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的优质服务所打动。
据金珊介绍,患者刚一入院,对医务人员极度不信任,每次甚至主任来查房,询问病情,他也懒得回答。病区谢道俊主任每每都要从询问他的籍贯等等开始,慢慢撬开他封闭的心,而后得知患者籍贯、患者的爱好等等,每每碰面都以“老乡..”热情招呼,慢慢许老开始主诉病情。
年轻的医生、护士们更是把更多关心、关注倾注到许老这个甫一来院脾气有点“古怪”的老爷爷身上。渐渐地,许老不仅在查房时,主动配合,更详细告之医务人员自己病情和治疗感受,而且陪床家人也经常主动辅助值夜班的护士做一些护理工作。
这也就不奇怪,患者出院时,家人十分感激,连连说感谢话语,并说一定要写一封感谢信给医院,表达自己的心情。
(宣传联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