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带头人刘健教授,与药学部共同研制的,二种治疗风湿痹病的中药制剂“一种治疗寒湿痹阻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湿热痹阻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这标志着我院中医治疗风湿病的研究在“从脾论治”的基础上,在治法创新方面又跨上新的台阶。
深化从脾论治研究
二十年来,医院风湿病科秉承新安医家的治痹经验和学术思想,密切结合风湿病的临床实际和研究成果,以“脾虚致痹”为基本病机,以“从脾治痹”为基本治法,以新风胶囊为基本药物,围绕提高临床疗效,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体表现为,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能有效改善风湿病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活动不利等症状及相关的免疫炎症实验指标,能显著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能显著提高风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整体机能,有效抑制其他药物的毒副反应、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损害。这些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了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强化了风湿病从脾论治的学术内涵。
注重创新痹病治法
风湿痹病发病机制多样,临床表现纷繁复杂,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医院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和患者需求,在从脾治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系列治法创新,提出了中医单元疗法治疗痹病的观点。将发作期痹病分为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二大类,在从脾治痹的原则下,确立了健脾温阳、散寒除痹和健脾利湿、清热除痹二种具体治法,并结合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穴位注射等适宜技术,形成了风湿病的中医健脾单元疗法,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深化了脾虚致痹的研究层次,细化了从脾治痹的治疗环节,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研究成果备受关注
医院风湿病的研究工作备受关注,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近五年来,我院风湿病科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认证科室、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湖北中医药大学风湿病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等;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荣获省级科技成果4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4项,在SCI收录和国家I类学术期刊杂志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二篇论文分别被美国BioMedLib™评为本领域最佳论文之首,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肯定。
(风湿病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