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春季养生专家支招

来自:   发布时间:2010-04-02

   (本报讯 殷玉磊 本报记者 夏丽霞)春天如何吃好、补好,打好身体底子? 春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预防?昨天下午,省中医院召开春季中医药临床专家论坛,为市民做好春季的保健防病支招。
 春天怎么吃?
 多甜少酸
  
  “春季养生”养肝为先,所以春天尤其应重视精神调摄,心情舒畅,切记愤然恼怒。按照中医理论,怒伤肝,所以春季养生必须戒怒。
   专家表示,春季要少吃酸性的食物,多吃些甘味的食物。春季肝气本身就较旺盛,酸味的食物有增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肝旺必然损伤脾脏的功能。而甘味属脾,甜味的食物可以补脾脏,所以春季可多吃一些大枣、山药等补脾食物,以补充气血。
   专家告诉记者,春季食补还应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菠菜舒肝养血,都适宜常吃。春季除保肝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鹌鹑蛋、芝麻、黄花菜、杏仁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春天怎么补?
“动补”为上  
   专家论坛上,有专家提出春日养阳的概念。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令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阳为要务,专家指出,动补、食补药补皆可养阳,但以“动补”为上。
   如何“动补”?专家表示,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打五禽戏、太极拳等以及健身操、散步、慢跑、放风筝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能达到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等功效,人人适宜。
不过,专家也提醒,大家在充分享受户外运动时,不能突然做剧烈运动,因为猛地剧烈运动,易导致膝关节炎,滑膜炎,关节病等。另外,春季早晚相对较凉,关节要注意保暖,避免运动时关节肌肉痉挛,血液流通不畅。         
春天咋防病?
海带有大用
 
   春季是肺的“多事之春”,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薄弱,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此外,春季冷暖交替频繁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期。支气管炎如何预防?省中医院呼吸内科张念志博士介绍了一招海带缓解法。
   张念志博士表示,慢性支气管炎之所以长久不愈,大多是由于老痰祛除不了,所以“祛老痰”是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关键。海带性味咸寒,可以消痰软坚、利水,将其做成海带糖浆,坚持适用,对祛除老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做法是:取海带500克,生姜45克,红糖适量。海带、生姜洗净后剁碎,加适量水,等煮沸后加入适量红糖,边熬边搅,直至黏稠为止,出锅放凉,最后置于密封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每次服用两勺,每日3次,十天为一个疗程。   

                                            载4月2日新安晚报

 

   安徽省中医院召开了春季中医药临床专家论坛,邀请感染性疾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儿科、针灸康复科等专家,就广大市民如何做好春季的保健防病进行支招。

   据专家介绍,春为四时之首,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令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阳为要务,动补、食补、药补皆可养阳,并以“动补”为上。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打五禽戏、太极拳等以及健身操、散步、慢跑、放风筝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均能达到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等功效。

   专家提醒,市民在春季应该注意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入手,抵御各种疾病的侵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对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经常进行清洗消毒等。(张依帆)

载4月6日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