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一临床医学院围绕教育部关工委2024年“读懂中国”,结合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组织硕博研究生及本科生开展“我与名中医面对面”访谈活动,国医大师徐经世、韩明向、全国名中医胡国俊、曹恩泽、杨骏、著名神经病学家杨任民、岐黄学者杨文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梁文珍、周玉朱、郑日新、李伟莉、尚莉丽、张国梁、刘健、方朝晖、张念志、查安生17名专家接受了采访。
“学习中医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仅仅凭着兴趣就能走下去的,非有笃志者不可为。”徐经世强调。对于学习中医,他建议早临床、多临床,理论结合实践,强调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同时,他从创院建院时期的筚路蓝缕,到撤并重建时期的风雨兼程,从改革发展时期的翻天覆地,到如今高质量发展时期的高歌猛进。
韩明向在家亲切接见了采访队伍,回忆起自己作为学校的首届学生成长点滴,怀揣“学医九年一心就想做一名医生”的初心,躬耕中医内科临床近六十年。他强调:“对患者要有大慈恻隐之心,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以精湛医术救治患者,如此方能无愧于医生的称号”。
采访活动过程中,青年学子积极踊跃向专家提出自己的学习的困惑,热切探讨中医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学习中医知识以及如何融会贯通中西医学等问题。专家对学生们的问题耐心解答,传授经验,引导学生们探索中医发展的道路。
“我真的非常荣幸在能够与国医大师见面,这么近的距离与大师交流”,2020级本硕班远志激动地说道。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各位名老中医与青年学子的交流互动,深入挖掘各位专家的人生感悟,还为青年的学习道路和未来规划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指导,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医传承与发展之路如登顶险峰,道路艰辛曲折,但有无数前辈在前方探索引路,众志成城,必将让中医学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采访结束后,各访谈组认真撰写访谈记录,由学院对访谈活动内容进行了评比,并推荐6件作品上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荣获学校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开学之际,学院还将部分作品修订汇编成册,形成《医路启航——探寻安中名医成长之路》资料,向学院2024级所有研究生和本科生发放,激励学院新生早日感受学院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肩负传承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查必祥/文图 审核 戴心悦/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