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张国梁主任医师入选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名单的候选人。
师从大师,38年坚守如一日
张国梁师从国医大师徐经世先生,系安徽徐氏医学第四代传承人,安徽省第二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经验指导老师。他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从事中医诊治传染病38年,善于应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诊治各类传染性疾病,尤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肝昏迷、消化道出血、艾滋病、手足口病、新冠肺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研究,在全国中医传染病领域享有较大影响。从医38年,他始终保持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精益求精,视病人如亲人,从不怕苦怕累,善慎如始为病人服务。
初遇疫情,45天救治初练兵
2003年3月,张国梁在北京进修学习,恰逢遇上SARS疫情发生,他作为进修医师坚守SARS病房45天,救治许多SARS病人,获得了医院的好评。2008年安徽省皖北地区发生手足口病流行,他作为安徽省中医专家前往皖北地区进行调研,撰写中医治疗方案。同时,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手足口病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前往全国许多地方进行指导,执笔撰写了“手足口病中医诊疗方案 2009年版”、“手足口病中医临床技术指南 2012年版”等。
新冠来临,3年奔波战疫情
2020年初新冠感染疫情发生,张国梁担任安徽省救治专家组专家,中医专家组组长,奔波安徽省出现疫情的合肥市、安庆市、池州市等地,开展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工作。2020年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接点名前往武汉参加国家卫健委新冠重症巡视组,作为中医专家开展对武汉、荆州市、荆门市、随州市、孝感市等地重症和危重症新冠病人的巡视与诊治指导。因在武汉抗疫工作中突出表现,获得了2020年度的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抗疫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2022年近两年来张国梁作为安徽省中医抗疫专家一直活跃在安徽中医抗疫第一线,只要省内出现疫情,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不辞辛苦,诊视患者,开具中药处方,为患者精心治疗;以主要参与者起草了“安徽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讲授中医药诊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推广安徽的治疗经验。
2022年3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出现了输入性奥密克戎疫情,张国梁第一时间赶往定点医院,开展中医药治疗。4月接到安徽省卫健委紧急通知,张国梁加入安徽省援沪医疗队,带领中医医疗队随同前往上海市崇明区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开展奥密克戎病毒感染无症状和轻证感染者的中医治疗工作,他组织中医专家召开会议,研究并制定了“中医治疗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方案”,拟定了皖沪1-3号方,根据方舱病人特点,制定了针灸、推拿、按摩、中药足浴、耳穴埋豆、穴位按压、八段锦等大量治疗方案。针对一部分病人核酸持续阳性超过平均时间,拟定了皖沪4号方,专门用核酸长阳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
张国梁与团队及时总结救治经验,形成了安徽诊治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诊疗特色---“四方一药”(无症状1号方、轻型热化2号方、轻型寒化3号方、核酸长阳者4号方、疏风解毒胶囊)。2022年6、7月份安徽的泗县、怀远两地发生了局部疫情,张国梁带领中医团队分别转战两地,进入方舱与定点医院,采用了安徽的方案,尽力使中医药全覆盖,与西医同道紧密合作,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新冠患者“零死亡”的目标实现,彰显了中医药特色,助力安徽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
张国梁38年的临床工作中,善于总结,服务病人的同时不忘科学研究,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5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安徽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
(陈宜淼/文 张国梁/供图 陈小飞/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