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的新家 安徽省中医院,心中不免有一种别样的憧憬。还记得我刚入大学那年的第一堂《思修》课。授课老师杨才宽教授请学生做自我介绍,我记不清当时自己是怎么介绍的,但杨老师说一句话深深的激励我,使我一步一步向这个大家庭迈进。他说:“查姓很少,但在我们附院的开院功臣就有一个姓查,相信20年后的你也在我们附院做出一番成就。”从此,开启了我向这个家庭迈进的征途。
当时的医院,一眼望去,白墙青瓦,绿树成荫,那绕着屋脊建造的雕龙,鳞爪张舞,加上飘香万里的中药气息,彰显出医院丰厚的中医文化,浓郁的中医氛围,使我对这片圣地更加向往。2010年7月15日,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仰望着这里的天空,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心中暗自想到:“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就是我的家。”也就是在那一天,见到了恩如父母的他,威风凛凛,神采奕奕。从此,五年的时间里,这个家蓬勃发展的气象和他日渐衰老的身影均深深刻记在我的心弦。
五年的时光,在全家儿女的团结奋进下,这个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建筑面积扩大到20万平方米,特别是基地大楼的拔地而起,照耀着整个合肥的角落,《镜头下的基地大楼》惊艳了全国。其次,家庭成员增长至1700多人,其中国医大师徐经世老先生成为了这个家的骄傲。再次,国家重点学专科27项、安徽省产业创新团队3项等项目支撑着这个大家庭的长足发展。此外,先进仪器设备加上精湛的医疗技术就像杀毒软件,为安徽、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身体保驾护航。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加上长期临床实践为大江南北孕育中医的希望。
五年的时光,承载着这个家的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同时,也记录着他的含辛茹苦、日益苍老。
他,身材不再像从前那那威武挺拔,眼神也不再从前那样熠熠闪光。五年的时光,真的变了,无情的岁月在他的额上悄悄地耕耘,但他仍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播种。他依然将他那逐渐佝偻的身躯背负起这个家的责任,将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五年、两个五年……
他,不仅只是他……
共同凝注在这片土地上,铸造更大更美的家园!
(机关第二党支部 院办 查必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