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医院文化 首页 > 党建工作 > 医院文化

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筑牢“红色屏障” 当好健康守护人

来自:   发布时间:2022-05-11

五轮核酸检测,尽锐出战,全力以赴;驰援上海,支援小庙、南岗,紧急出动,共克时艰;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每日督查,严防死守......连日来,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疫情防控战斗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凌晨到深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筑牢“红色屏障”,当好百姓的健康守护人。

不辞辛劳,全力支持核酸检测

5月5日,蜀山区开展第五轮核酸检测,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们又一次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了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立夏天气,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衣服已被汗水浸透,却无人喊一声累。

时间追溯到2周前...“@所有人:蜀山区正准备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请所有人员5点到单位,保持通讯通畅”4月21日0时22分笔架山中心工作群里业务主任周明明发出紧急通知。接下来,群里一句句回应:”收到!”“已到中心!”......在此之前从未开展过如此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这轮疫情的严峻和肩上的使命让中心医护人员无法再入睡,提前赶至中心做好准备工作。中心的大厅和会议室灯火通明,周明明正在和医护人员召开应急会议,部署核酸检测点人员安排并和街道工作人员对接工作。这是蜀山区第一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容有失。天未亮,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已经奔向各个采样点,克服身体上的疲惫坚守到当晚24时。之后,蜀山区的每轮全员核酸检测中,中心医护人员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

除了担负4个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和10个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的任务,中心还承担了辖区所有中小学生、幼儿园3.5万名学生、居家隔离人员、20类重点人群、高速路口西客站旅客、建筑工地工人等采样工作,以及辖区内密接、次密接居民转运任务。中心救护车常常24小时不停歇,行驶在转运采样的途中。目前累计上门约4000余次,完成采样任务达25万人次。                     

共克时艰,总院中心同心抗疫

“妈妈你要去哪儿?妈妈你要干嘛去?”“妈妈去上海采核酸,可能要去好几天,你在家听爸爸话。”“你是党员,这种情况,我支持你去,家里和孩子交给我,放心吧!”4月3日晚19时,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群里发出组建支援上海核酸采样队伍的紧急通知。作为党员,护士张静没有半点犹豫报了名,匆忙出了门,挂念不舍却也溢满心头。“我报名,一方面是我作为公卫医生的职责所在,另一方面是我在上海工作6年多的感情所在,而且孩子爷爷奶奶也一致支持我去。”这是中心公卫科王军的微信报名请愿......中心上下全体员工闻令而动、义无反顾。“给他们准备好保障物资,嘱注意安全,平安归来!”由于时间紧急,总院彭长林副院长通过微信发出嘱托关怀!当晚23时,在领导和同事声声嘱托中张静与程紫琦加入蜀山区50人组成的援沪队伍踏上征程。

在这之前,4月2日,总院援沪医疗队出征上海,中心主任李忠志主动请缨,成为总院第一批支援上海医疗团队的一员。这次,中心员工又前赴后继,与总院携手同心积极支援上海。

大巴车上闪着点点亮光,这是50名即将奔赴战场的年轻战士们在用手机反复学习操作规范,在跟家人报平安,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一刻不敢松懈。经过7个小时车程到达上海,艳阳高照,天气很好,但对于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需连续采样十多小时的医护人员来说,这却是对身体极限的考验。“要再吃一片晕车药,休息下吗?”“还能坚持,我不能晕,戴着N95口罩更不能吐”同事担忧地询问着晕车的张静,看着她一直咬牙坚持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唯有全力以赴方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张静和程紫琦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援沪路径和当地抗疫工作:合肥7个小时车程至上海,高温下连续7小时核酸采样任务,上海7个小时车程至合肥,支援蜀山南岗、小庙! 她们带着对家人对孩子的牵挂,带着总院和中心的嘱托,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守“沪”健康。

“请中心应急小分队做好准备,立即出发支援小庙核酸检测。”4月6日中午,中心工作群里周明明主任一声紧急通知。“@周明明 主任,连续工作十多小时了,你的降压药都没吃,吃不消不要硬抗啊。”晚上23点,中心工作群里一句关怀。为了兼顾中心各项任务,周明明亲自带队支援小庙,从中午到深夜2点。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这时的他不只是中心领导,也是共克时艰的战友,超负荷工作丝毫没有降低他对工作的热忱。

4月25日,小庙镇疫情的突然爆发,中心接到紧急通知立即组建10人应急小分队支援封控区采样工作,穿上防护服,褪下青涩,彰显“90后”的坚韧和责任。“你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一次上门采样结束后,中心同事看到胡冉冉坐在救护车上偷偷擦眼泪,“我没事,就是想到这两天上门采样的事觉得委屈、心里难受,你们说我们上门采样,他们怎么还嫌弃我们天天来,不开门拒绝做核酸说嗓子疼,我们挨家挨户的跑很累很热,却不被理解。”许多同事听到她的话都眼眶泛红,她们也遇到过。有些居民不理解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对于反复上门进行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仍多有不支持,甚至不配合。这时候大家一起相互鼓励慰藉,交流跟居民沟通和工作的心得,将这些委屈无助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动力,因为她们不仅是儿女,是妻子,是妈妈,她们还是人民卫士!互相鼓励之后,他们继续穿梭于一个个社区、楼道中,继续努力帮助大家解决隔离期间的生活困难和心理困惑。当晚,总院也积极支援蜀山区疫情防控,迅速组织100名护理人员的核酸采样队伍,及时部署增援蜀山区全员核酸采样,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疫情防控期间,总院院感科主任赵红亲自到中心指导院感防控。总院事业拓展部主任蒋文晶也多次到中心关心鼓励中心员工,协调总院对中心的各项支持保障。中心护士长杨亚男作为中心院感工作负责人,每日督查中心预检分诊处防疫、在岗医务人员的防护、员工每日核酸检测、各科室院感及救护车、转运车、大厅、走道和重点科室的消杀。在这轮疫情防控中,中心员工零感染。

仁心仁术,发挥中医特色力量

“中医真神奇,真是比药还管用!”上海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内,一位腹痛症状明显缓解的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在缺乏专业诊疗设备的方舱,中心主任李忠志作为总院第一批援护中医药专家团队成员,正在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帮助患者治疗。在舱内查房过程中,李忠志发现一位老年患者腹痛面露愁容,他没着急使用止痛药,而是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考虑患者为饮食生冷所致,于是指导老人按摩合谷、足三里穴位,5分钟后,老人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援沪团队在方舱医院醒目位置张贴宣传中医康复的海报,并制作中医康复手册供患者学习,深受舱内患者的欢迎。随着中医药在舱内的广泛介入,欢送了一批批痊愈患者出舱,中医康复也受到越多认可。至今,他和援沪团队仍奋战在抗疫守沪第一线。

中医药力量在抗疫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笔架山中心发挥与总院一体化的优势,前后两次为蜀山区隔离点人员配送抗疫中药颗粒剂。每次出征前,中心都会为抗疫医护人员随行佩戴抗疫香囊、防疫茶饮。中心医护人员每次完成大量的采样、转运任务后,还会运用针灸、推拿、贴耳穴、沐足中药等中医适宜技术自我预防疾病和缓解疲劳。同时,还教身边的居民练习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保健强身操等等。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让更多人认识中医,感受到中医力量。

图5 李忠志在上海上海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jpg

党建引领,筑牢防控“红色屏障”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中心党员以奋战书写担当,以坚守践行初心。

越是危难时刻,尽显责任担当。“沪皖一家亲,抗疫一体化”,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上海疫情时,中心全体员工不畏风险,纷纷主动请缨援沪!“我报名!”“我可以!”不仅是援沪,还有支援小庙、南岗等疫情防控,党员同志都是冲在第一线,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尽显笔架山中心员工的爱与担当!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引领中心党员在奉献中践行使命,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图7.jpg

(沈宏/文图 蒋文晶/审核 戴心悦/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