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我通过选拔成为安徽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一员,来到了美丽的西藏山南。通过对口支援,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和进步,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西藏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感谢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将援藏这一光荣的使命交给我们。这既是一份荣耀,亦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考验,考验我们如何践行当初选择学医时,所立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考验我们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初到这片高原,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慨于人类文明的伟大,感动于这里人民的质朴,这里的一切一切是那么清澈高远,不愧为人类文明最后的净土。熟悉之后,看到的是相比内地这里的种种不便,许多方面需要提高,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正是我们来援藏的意义所在。
在我到山南之前的2016年我们安徽省曾经派了一位叫赵炬的口腔医师到山南,因为身体原因牺牲在这片高原,中间这两年都没有派口腔科的医生来。所以刚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是有些紧张的,不敢洗澡、注意休息、轻拿轻放,好在经过几天适应后,我渐渐习惯了高原生活,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了。初到科室面对的是极度简陋的科室环境,人员不足、设备老旧、技术力量不够,治疗病种单一,各种问题不一而足。在通过前期在科室里充分了解情况之后,我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援助计划,如按照最新版的口腔临床操作指南要求,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规范口腔根管治疗、补牙、拔牙等常见操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安排每月1~2次科室内业务讲座,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理论水平;申报口腔正畸等新技术新项目,扩大科室诊疗范围;统一科室内常见诊疗的收费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记得刚开始工作到就接诊到一位10岁来自山南市曲松县的叫罗布曲珍的藏族小朋友,上颌前牙脱落一年多而恒牙未萌。通过X线摄片检查发现其继发恒牙在上颌骨内是唇舌水平向阻生,故而无法自己萌出。因为该牙埋伏阻生位置较深,即使在内地治疗亦属于难度很大的病例。经过术前反复考虑论证及准备,我决定给予行正畸牵引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不断治疗,该牙被顺利牵引至正常位置,患儿及家属非常满意,在治疗结束后还送来了锦旗以示感谢!
来到西藏工作,说不苦,那是不可能的。高原缺氧、强紫外线、高寒等给身体带来种种不适;远离故乡亲人给心灵带来伤感寂寞。但这里不缺各级领导的关爱,不缺藏族同胞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可以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把自己充实起来,用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报答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到2019年7月,经过一年的努力,口腔科的工作有了较大起色,各种常规操作渐渐规范了,新技术口腔正畸得道认可患者渐渐多起来,我的一年援期也到来了。科室里极力挽留,考虑到一些工作还需要加强,口腔种植设备即将到位口腔种植需要开展,我毅然选择继续留任一年。
在这新的一年我继续在这个岗位上为提升科室技术水平努力,开展了种植技术和种植修复技术,让山南百姓在当地即可享受最先进的镶牙技术。同时,我申请并获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这在科室亦是首次,为带动、提高科室科研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这里医疗技术是我们实现我们人生理想、生命价值的最佳舞台。两年来我在山南市开展了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区域技术空白,并临床带教二名当地医务人员,稳步提高了科室整体技术水平,不仅授之以鱼,亦授之于渔。正如诗人艾青所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杨小如/供稿)
左一为杨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