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宣传统战 首页 > 党建工作 > 宣传统战

梁启新:我在朱巴医院第一刀

来自:   发布时间:2019-06-04

      这是我来南苏丹做的第一例手术。

      南苏丹政局不稳。刚来没几天,因为担心暴乱,首都朱巴封锁了市区主干道,我们医疗队奉命待在驻地,不容许出门也不能上班,原本预约的手术也只能往后一拖再拖。

      今天是星期一。下了一夜的暴雨,八点钟当我们队员去医院上班的时候,大雨还是没有消减的样子。车子在停车场停了下来,此时的医院依然冷冷清清,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偶尔能见到稀稀拉拉的行人。我们手术组的成员又开始焦虑起来,担心今天的手术是否能按计划进行。因为我们早就听说这里的情况与国内不同,只要遇到刮风下雨,当地人一般很少出门甚至不去上班。

      进入工作区,换好衣服,我就赶紧打电话联系助理Angelo。不一会,助理回话说已经联系上病人,正从家里赶过来。于是乎我们手术小组马上着手做手术准备。初到医院和第六批队员交接的时候,我和搭档王永胜主任参观了手术室,见识过它的简陋,但此刻再次迈进来的时候,眼前的景象仍然令人震惊。走道里潮湿闷热,像是走进桑拿房,旁边器械室的屋顶破了一个大窟窿,雨水倾泻而下,与地面撞击出哔哩哗啦的声响。走进手术间,室内物品凌乱不堪,遍地散落着瓶盖、药盒、手套等废弃物品。手术台旁的垃圾桶填满了不知道已经积攒多久的垃圾,散发着一股股怪味,和着这闷浊的空气,令人阵阵作呕。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手术室终于有了电力供应,否则今天的手术可能又要泡汤。为了不让病人久等,我和治疗小组的队员们立即行动起来,整理物品,收拾台面,打扫垃圾,清理地面。护士李苇也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了手术用品。

      今天预约的是一个乳房纤维瘤手术。患者是一个19岁的女孩,发现肿块已经一年多时间,当地诊所早就建议她来大医院手术,但因为家境贫寒付不起医疗费,手术只得一拖再拖。听说朱巴教学医院来了中国医疗队,可以提供免费治疗,她辗转联系上了我们。尽管这次手术时间被迫耽搁了很久,她一直耐心等待着我们,我们医疗队员也被她的执着和信任打动了,决心要把她的手术做细做好,帮助她找回本该属于她的那份快乐和幸福。十点三十分,手术开始了。在国内,我们习惯于优越的手术环境,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类手术的历练。但在朱巴教学医院,面对如此艰苦的手术条件,这个病例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手术,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一场巨大考验,丝毫不敢大意。没有大注射器,我们只能反复多次抽取麻醉药;无影灯不能使用,我们只能借助室内日光灯的光照。实在看不清的时候,坚守在一旁的麻醉师周昶主任就立刻打开手机电筒,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经过一步步的小心切开、精细分离,肿块终于被完整地切了下来。盖上切口纱布的那一刻,我们手术小组的每一位队员都开心地笑了,为我们顺利完成来到南苏丹后的第一例手术而自豪不已。当我们收拾停当匆匆赶到停车场时,队友们早已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凯旋。获知我们手术成功的消息后,大家个个欢呼雀跃,兴奋得像一群孩子。开往返回驻地的大巴上,满载的都是欢声笑语……

第七批援南苏丹医疗队 梁启新



转自: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