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宣传统战 首页 > 党建工作 > 宣传统战

储诚煜:弘扬中医中药 做援助非洲的白衣卫士和文化使者

来自:   发布时间:2019-05-14

      5月8日是中国(安徽)第七批援南苏丹医疗队队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生储诚煜在南苏丹首都朱巴教学医院开展援非行动的第四个工作日。这一天里,两位患者的情况让他揪心:史特伦(Stelen Vetoy)先生3岁的小女儿尼罗尼卡(Neronica Dnele)左尺桡骨骨折,还有另外一名患者多米尼克(Dominic Tonyun Jubek)左肩锁关节脱位。在国内,这两名患者都应该尽快进行手术,可本来就极端贫穷的南苏丹经历了最近几个月的局势动荡之后,各方面的医疗卫生条件愈发困难,连续四天手术室不定时停电使手术室的消毒条件得不到任何保障,强行手术的风险可想而知。

      怎么办?储医生在心中问自己。

      很快,他就从初来乍到的陌生感觉中跳脱而出,果断作出了采用中医疗法进行诊治的决定。中医药发展壮大几千年长盛不衰,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能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考虑到当前朱巴的环境,运用中医药疗法解决这两名患者的病痛再合适不过了。

      父亲史特伦对中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别的当地医生对他女儿病情作出的“必须手术”的诊断更让他茫然无助。而因为害怕手术,小尼罗尼卡来到医院就没有停止哭闹。储医生耐心地向史特伦先生解释他即将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史特伦豁然开朗,眼睛里流露出了希望的光芒,恨不得马上就进行治疗。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以前没有医生在这里用中医疗法进行过骨科治疗,医院里也就从来没有准备过夹板,于是,储医生决定找东西代替。首先他想到了用硬纸板代替。从同事那里借来剪刀后发现剪刀太小了,无法将硬纸板裁剪到要求的形状;如果选择树皮、木材等制作夹板,临时更是找不到工具。突然储医生灵光一闪,看到了桌上摆着的压舌板,这不就是代替夹板的最好材料嘛!

      夹板找到了,可小尼罗尼卡因为害怕和骨折的疼痛,她一头扎进父亲的怀里,不肯配合治疗。储医生尽力安慰着小姑娘,让队友拿来糖果,取得她的信任,转移她的注意力,然后慢慢地握着她受伤的前臂,尼罗尼卡嘴里含着糖果,慢慢停止了哭闹。突然又是一阵尖锐的哭喊声打破了短暂的安静,原来储医生趁小尼罗尼卡吃糖的时机,运用娴熟的中医正骨技巧在瞬息之间为她完成了骨折手法复位。之后储医生继续安抚她的情绪,安放压垫、放置夹板、固定。就这样,储医生完成了南苏丹首例运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病例。史特伦先生看着汗流浃背的中国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多米尼克·朱贝克先生生活拮据,左肩受伤后没能及时赴医院就诊,休息了三个星期后,左肩依然疼痛难忍,不能工作,这才到当地医院就诊。拍过X光片后当地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这让连饭都吃不饱的多米尼克犯难了。这一天,六神无主的多米尼克来到中国医疗队寻求帮助,接待他的就是储诚煜医生。多米尼克不会英语,在当地患者的帮助下,储医生与他艰难地沟通并进行检查。原来,这位多米尼克先生是左肩锁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患者(III°),确实如当地医生所诊断的那样,病情已经有手术指征。仔细思索和检查之后,储医生决定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为多米尼克先生做手法关节复位。可是医疗队所在的地方别说肩肘固定带了,连绷带都没有,储医生翻遍医疗队的库存,有一卷旧的弹力绷带尚可使用。他又找来外科的助理领路,亲自去医院库房,经艰难沟通,要到了绷带及纱布。他用纱布叠起来后当压垫,为多米尼克进行复位脱位,再用弹力绷带肩肘缠绕,维持复位,就这样,一点点创造条件,没有用手术方式,采用中医药诊疗方法,最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短短几日的非洲经历,让储医生深感非洲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安全、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渴望,这也更坚定了他的决心: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作为一名老党员,积极响应祖国号召、用实际行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同时作为一名中医医师,储诚煜也暗暗下定了决心,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非洲人民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医药惠泽更多的非洲人民。

第七批援南苏丹医疗队 储诚煜 周昶

转自安徽省卫健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