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药学科普 首页 > 医疗动态 > 临床药学 > 药学科普

抗疟中药知多少?

来自:   发布时间:2020-03-10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62年前,毛泽东主席评价中医药的一句话,在今天看来,不是预言!而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2015年10月5日,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而获奖。“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发自肺腑。

1969年,屠呦呦课题组从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搜集2000余方药的基础之上,对其中的200种中药进行研究,历经380多次的失败,筛选了中草药单、复方一百多种后选定的青蒿,最终从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屠呦呦获得提取灵感,于1971年获得青蒿素抗疟发掘成功。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方法,正是得益于中医药古籍和有关中医药理论的启发。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药中除青蒿外,《中国药典》明确有截疟作用的还有常山、草果、何首乌、鸦胆子、仙鹤草、槟榔、雄黄等。

青蒿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

【应用】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入阴分,长于清透阴分伏热。治疗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阴液已伤,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低热不退等,常配伍鳖甲、知母、牡丹皮等,如青蒿鳖甲汤。

2.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本品有退虚热、除骨蒸的作用。为清虚热要药。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常配伍银柴胡、胡黄连、鳖甲等,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3.外感暑热,发热烦渴 本品辛香发散,性寒,善于清解暑热。治疗外感暑热,头痛头昏、发热口渴等,常与西瓜翠衣、茯苓、滑石等同用,如清凉涤暑汤。

4.疟疾寒热 本品辛寒芳香,主入肝、胆经,善截疟,消除寒热,为治疟疾寒热之要药。治疗疟疾寒热往来,《肘后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浸,绞取汁,尽服之。”临床也可与柴胡、黄芩、草果等同用。本品芳香透散,长于清解肝胆之热邪,常配伍黄芩、竹茹、半夏等,治疗湿热郁遏少阳,三焦气机不畅,寒热如疟,胸膈胀闷,如蒿芩清胆汤。

5.湿热黄疸 本品苦寒,主入肝、胆经,能利胆退黄。治疗湿热黄疸,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者,常与茵陈、大黄、栀子等清热利湿退黄之品同用。

注:青蒿截疟宜鲜品绞汁或饮片冷水浸泡取汁兑服。

常山


【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肺、肝、心经。

【功效】涌吐痰涎,截疟。

【应用】①痰饮停聚,胸膈痞塞。②疟疾。

最初记载治疗疟疾的药方是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书中介绍植物常山治疟疾的功效:“常山味苦寒, 主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 胸中痰结吐逆。”现代研究表明,常山的抗疟活性成分主要是喹唑酮类生物碱,包括常山碱甲、乙和丙3种。主要用于治疗疟疾、鸡球虫病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等,还具有抗钩端螺旋体、抗阿米巴原虫、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催吐、降压及兴奋子宫平滑肌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其活性比奎宁高100倍,但其毒副作用较大,且常山致胃肠道毒性机制研究目前极度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常山药物的发展。正因为其毒副作用较大,所以中药常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被列为有毒药材。有学者采用中医药减毒的思路,用二药配伍的方法以减轻其毒副作用,通过常山碱盐(Dichroa alkali salt,DAS)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联合用药,减少其用量而达到减毒目的。

草果


【来源】本品为姜科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温中,截疟除痰。

【应用】1.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 本品辛温燥烈,气浓味厚,其燥

湿、温中之力皆强于草豆蔻,故多用于寒湿偏盛之脘腹痞满胀痛,呕吐泄泻,舌苔浊腻,常与吴茱萸、干姜、砂仁等药同用。

2.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本品芳香辟浊,温脾燥湿,除痰截疟。治疗疟疾寒热往来,可与常山、知母、槟榔等同用。治疗瘟疫发热,可与青蒿、黄芩、贯众等配伍。其主要含挥发油:桉油精,2-癸烯醛,香叶醇,2-异丙基苯甲醛,柠檬醛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4%(mL/g),炒草果仁不得少于1.0%(mL/g),姜草果仁不得少于0.7%(mL/g)。其所含的α-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β-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

何首乌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性味归经】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

【功效】①生何首乌:苦泄性平兼发散,具有解毒消肿、润肠通便、截疟的作用。治疗疟疾日久,气血虚弱,可与人参、当归等补气养血药同用,如何人饮(《景岳全书》)。

②制何首乌:制何首乌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使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而不腹泻。

【应用】 ①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②高脂血症。③疮痈,瘰疬,风疹瘙痒。④久疟体虚。⑤肠燥便秘。

生何首乌主要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蒽酮等。生何首乌有促进肠管运动和轻度泻下作用,此外还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抗诱变,保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记忆等作用。制何首乌能增加老年小鼠和青年小鼠脑和肝中蛋白质含量,抑制脑和肝组织中的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老年小鼠的胸腺萎缩,提高老年机体胸腺依赖的免疫功能,抗骨质疏松作用,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降低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家兔的高胆固醇,使之恢复正常水平。

鸦胆子


【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

【应用】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 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

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白糖水送服。本品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用治冷积久痢,可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若用治久痢久泻,迁延不愈者,可与诃子、乌梅、木香等同用。

2.疟疾 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有杀虫截疟之功,故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疟疾,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疗效最佳,对恶性疟疾也有效。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本品煎剂及氯仿提取物体外实验能抗疟原虫;并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

3.赘疣鸡眼 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用治赘疣、鸡眼,可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局部涂敷。治疗鸡眼,可以鸦胆子仁,同白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上法治赘疣。

仙鹤草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性味归经】  苦、涩,平。归心、肝经。

【功效】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

【应用】①出血证:咯血,吐血,鼻出血,齿出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②疟疾寒热。③腹泻,痢疾。④痈肿疮毒。⑤阴痒带下。⑥脱力劳伤。

仙鹤草能杀疟原虫,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所以仙鹤草可用于治疗疟疾。《本草拾遗》中有记载,鹤草芽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是治疗疮疡的特效药。有医者使用鲜仙鹤草根治疗疟疾6例,全部治愈。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25~50岁,均有寒战高热,头痛及周身酸痛,恶心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找到疟原虫,其中恶性疟1例,间目疟5例。治疗方法及结果:取鲜仙鹤草根100g洗净,加水适量,先煎15~20分钟后去渣再于药汤中加入生鸡蛋(去壳) 2个, 再煎5分钟后于发作前2小时左右服用,连服2剂即可。除1例恶性疟连服3剂痊愈外,其余5例均服用1剂后症状即控制,服2 剂后随访1年未再复发。

槟榔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应用】1.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 本品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用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其杀绦虫疗效更佳。治蛔虫病、蛲虫病,可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治姜片虫病,可与乌梅、甘草配伍。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 本品辛散苦泄,入胃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异滞,兼能缓泻通便。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或泻痢后重,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若治湿热泻痢,可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如芍药汤(《保命集》)。

3.水肿,脚气肿痛 本品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如疏凿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用治寒湿脚气肿痛,可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如鸡鸣散(《证治准绳》)。

4.疟疾 本品能截疟,治疗疟疾,常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伤寒保命集》)。

雄黄


【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采挖后,除去杂质。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

【功效】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应用】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用法与用量】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注意】 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本草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注:本品为砷化物,大毒,用药宜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