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预防保健 首页 > 医疗动态 > 预防保健

流行性腮腺炎

来自:   发布时间:2021-04-30

疾病概况

流行性腮腺炎(mumps,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

传染源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妊娠早期可经胎盘传至胚胎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2~4周,平均潜伏期约为16~18天。

传染期

腮腺肿大前2天至肿大后9天时间内具有传染性,发病前2天到发病后4天传染性最强。隐形感染者可具有传染性,病例传染期较长,甚至在临床症状恢复时仍有一定传染性,给儿童集中的机构内暴发疫情控制带来挑战。

易感人群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自然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

流行病学

国内疾病流行情况

我国将流腮列为丙类传染病,2004年纳入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2004~2013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4.20/10万,其中2011和2012年为高发年份,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3.9/10万和35.6/10万。2014~2016年,年平均发病率13.34/10万;2017~2019年,年平均发病率19.48/10万。2020年,报告发病数129,120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9.20/10万,较2019年(报告发病率21.48/10万)下降57.17%。

流腮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存在5~6月、11~12月两个发病高峰,与学龄儿童的学期/假期周期吻合。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5~9岁儿童,其次为0~4岁儿童。

国际疾病流行情况

流腮在全球广泛流行,热带地区可全年发病,温带地区则冬春季节高发。20世纪60年代前,疫苗尚未上市时,全球年发病率在100/10万~1000/10万之间,每2~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自两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普遍接种以来,高接种率国家的流腮发病率大幅下降。

病原体及致病机理

病原体特点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黏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呈球形,大小悬殊,直径在85~300nm之间,平均140nm。病毒抗原结构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依据S抗原基因变异已发现12种基因型(A~L),自1995年以来中国以F基因型为主,2011年以后一些省份监测到G基因型。此病毒有6种主要蛋白,即核蛋白(NP)、多聚酶蛋白(P)和L蛋白,均为可溶性抗原,即S抗原;2种包膜糖蛋白,即含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HN)糖蛋白,以及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又称V抗原),此外还有基质蛋白(M)在包装病毒中起作用。

致病机理

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病毒进一步繁殖复制后,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时未受累的器官,如颌下腺、舌下腺、睾丸、胰腺等,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流腮实际上是一种系统性、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腮腺炎的病理特征是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腺体呈肿胀发红,可见渗出物,出血性病灶和白细胞浸润。腮腺导管有卡他性炎症,其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及腺体壁有淋巴细胞浸润。周围间质组织水肿等病变可导致腮腺导管的阻塞、扩张和淀粉酶潴留。淀粉酶排出受阻,则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使血和尿中淀粉酶增高。睾丸、胰腺等受累时亦可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和睾丸炎、胰腺炎等病变。但本病毒易累及成熟睾丸,幼年患者则很少出现睾丸炎。腮腺炎病毒所致脑膜脑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考虑是腮腺炎病毒的血溶-细胞融合糖蛋白所致。

临床特征和诊断

临床表现

流腮以腮腺肿大、腮腺非化脓性炎症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少部分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1~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由于覆盖于腮腺上的皮下软组织水肿使局部皮肤发亮,肿痛明显,有轻度触痛及感觉过敏;表面灼热,但多不发红;因唾液腺管的阻塞,当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虽然腮腺肿胀最具特异性,但颌下腺或舌下腺可同时受累,有时是单独受累。颌下腺肿大时颈前下颌处明显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腺体。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下及颈前下颌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流腮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但预后一般良好。并发脑膜脑炎或脑炎者,常有高热、谵妄、抽搐、昏迷,重症者可致死亡。其他并发症如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和甲状腺炎等亦可在腮腺炎发生前后发生。

诊断

流腮主要根据有发热和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结合疾病流行情况和流行病学史,诊断一般不困难。没有腮腺肿大的脑膜脑炎、脑膜炎和睾丸炎等,确诊需依靠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测定、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等。

发病早期90%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淀粉酶增高的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有腮腺炎而无脑膜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约半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且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血清学检查包括抗体检查和抗原检查。特异性抗体一般要在病程第2周后方可检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NP的IgM抗体可作出近期感染的诊断,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唾液中腮腺炎病毒IgM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很高。近年来有应用特异性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腮腺炎病毒抗原,可作早期诊断。应用PCR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RNA,可明显提高可疑患者的诊断率。

自然感染后的免疫力

自然感染可获得持久免疫。

疫苗免疫预防

疫苗工艺和种类

目前腮腺炎病毒疫苗只有减毒活疫苗一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主要包括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M)、MMR、腮腺炎减毒活疫苗(MuV)等,但大多数国家使用MMR以预防流腮。

不同国家MMR的疫苗毒株不同,如美国1977年批准的Jeryl-Lynn株疫苗、1980年前苏联的Leningrad-3株疫苗、目前日本、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使用的Urabe Am9株疫苗、中国使用的S79株疫苗等。目前国产MMR的腮腺炎成分均采用S79毒株。接种1剂MMR后对腮腺炎的长期保护效果不理想,2剂MMR的保护效果明显好于1剂次。

免疫策略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腮腺炎单价疫苗。2008年将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18~24月龄儿童常规接种1剂次MMR。2020年6月起,中国开始实施2剂次MMR常规免疫程序,分别于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

免疫程序

MMR分别于8月龄、18月龄接种1剂。

自2020年6月1日起,2019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儿童未按程序完成2剂MMR接种的,使用MMR补齐。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至2019年9月30日出生的儿童,应至少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和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不足上述剂次者,使用MMR补齐。

其他防控措施

1. 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到腮腺炎肿胀完全消退为止。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末消毒,但被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污染的物品需随时消毒。

2. 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无需居家医学观察,但对学校或工作场所等集体单位接触过患者的易感者,建议在暴露后2~4周居家医学观察。

3. 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注意隔离。

 

转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https://www.chinacdc.cn/nip/kpyd/bdxcrb/lxx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