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护理部组织召开2018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分析会,通报去年护理敏感指标监测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各级护理管理干部和护理骨干参加会议。
会上,科护士长王晓云汇报了2017年度医院护理敏感指标监测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敏感指标的监测,找到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护理质量改善策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胸心眼科副护士长占婷婷、脑病三科副护士长李蕾蕾、泌尿外科护士长谢莉分别对2017年医院压疮、跌倒、意外拔管敏感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事件发生人群、地点、时间的三间分布分析,看清医院相应护理质量的现状及动态,分析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他们介绍来看,敏感指标不良事件的发生重在预防,要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加强年轻护士培训,加强重点时间段、高危人群防范,高危科室要加强监测管理,同时提出要进一步规范数据上报过程,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让数据为管理服务,让管理为临床服务。
会上,医院督导武义华指出,客观、科学、敏感的质量指标不仅可以有效评价护理质量,而且能正确的帮助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指导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的对护理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部主任方秀萍总结时表示,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敏感指标上报工作,上报数据要客观、及时、准确,要提高风险识别意识,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年轻护士的培养,实施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保障病人安全。
(护理通讯员王素娟/文 方秀萍/审核 陈小飞/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