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于1964年3月正式成立,作为临床科室也是医院设立的早期科室之一,现有医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7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硕士生导师6人。50多年来,儿科由单一的中医儿科门诊,发展为门诊、急诊、病房开设齐全的科室,
一直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充分发挥西医和现代医疗设备的作用,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各种儿童疾病,特别是对小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腹泻病、厌食症、感染性心肌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肌性斜颈等疾病的诊治,显示出明显的中西医结合优势。2012年以来中医儿科学专业生源主要来自各高校推荐免试、硕招统考、同等学历等。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16人,自12年以来已毕业研究生达28人。
本学位点依托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是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哮喘”研究,以“培土生金”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治哮喘;以“清利化瘀”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良好疗效。为改善儿童口服中药的依存性,先后研制、开发出咳喘平冲剂、参梅养胃合剂、固本康糖浆、参芪灵冲剂、解热灵口服液等多种院内制剂,受到患儿和家长的欢迎。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儿科学教研室,每年承担《中医儿科学》、《西医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堂教学任务600多学时,带教实习医生、规培医生、研究生300名左右。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10项,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得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获得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开展“三新”项目5项,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承担省厅级课题9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