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临床动态 首页 > 医疗动态 > 临床动态

近七成“类风关”患者肺功能下降

来自:   发布时间:2010-08-12
 

本报讯  (记者冯立中  陈  旭  通讯员张依帆)由安徽省中医院刘健教授主持承担的《健脾化湿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肺功能的影响》的研究工作日前取得进展,临床研究结果表明,68.2%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肺功能参数下降,而采用中医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在明显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参数,改善肺功能。

  课题组最新研究表明,68.2%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功能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并分别与年龄、病程、干咳、咳痰、胸闷、气急、气短及呼吸困难、少气懒言、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倦怠乏力及实验室炎症活动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课题组研制的健脾化湿通络中药在缓解患者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改善部分实验室指标,缓解患者整体症状、降低血小板计数等的同时,可显著改善“类风关”患者的肺功能参数,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课题组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从组织、细胞、分子等多层次探讨了中药制剂改善“类风关”患者肺功能的机制,分别是免疫抗炎作用、调节血小板参数、调节免疫平衡、提高肺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调节细胞因子平衡、调节TGF-β1/Smads信号传导、调节Notch信号传导、上调调节性T细胞及肺组织FoxP3的表达等。

 

原载2010年8月11日《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