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临床动态 首页 > 医疗动态 > 临床动态

生命在于平衡

来自:   发布时间:2010-05-20
 

韩明向:把握住动静平衡、饮食平衡、心态平衡,

就是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生命在于平衡

 

本报记者 周颖

    韩明向:1940年出生,安徽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擅长治疗老年病。

  中医学早在2000年前就认识到气血平衡、脏腑平衡、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中医治病常用调理的方法,就是为了维持人体平衡,恢复健康。可见“生命在于平衡”对于中国人并非是个新的命题。

  韩明向倾向这种养生观点,他认为,影响生命健康和长寿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把握住动静平衡、饮食平衡、心态平衡,就是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动静平衡   掌握其度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早已家喻户晓,很多人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减少生病,延长寿命。古人认为,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也符合中华民族健身养生的传统观念。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生命在于静养”,如佛家主张静心养神,强调寂静,认为静能生慧,断妄言,除烦恼,平衡心态,也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生命究竟在于运动或是静养呢?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掌握其度,不要太过或不及,必须把握相对平衡。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就是这个道理。华佗提倡“常欲小劳”,形劳而不倦,是值得推广的。

  就运动而言,除了体力运动外,还有脑力劳动,两者都要讲究平衡,运动后都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恢复运动后的疲劳,保持劳逸、动静的平衡。若长期缺乏体力或脑力活动,必然会引起体力或脑力衰退,反之运动过度,没有足够时间恢复疲劳,也会加速身体的磨损。他举例说,一些文艺明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脑力劳动过度,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英年早逝。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过度者,日久会导致运动性劳损,出现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引发多种病变。可见生命在于运动是相对的,过度运动也有害于健康。

  饮食平衡   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