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新春走基层 | 名医进社区问诊更便捷

来自:   发布时间:2021-02-20

“妹妹家的宝宝15个月大,有点不舒服,知道桂主任每周二下午都在社区医院,特意从滁州赶过来找桂主任瞧瞧。”合肥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也是听别人介绍才来社区医院,因为在总院桂主任的号一号难求。

近日,记者来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桂金贵主任的诊室门口排起了“长龙”,不少宝爸宝妈都和黄女士妹妹一样,挂不上总院的专家号,“转战”社区医院。

当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位资深专家在社区医院坐诊,许多患者慕名而来,64岁的汪女士便是其一。

“最近睡眠怎么样?不容易入睡还是醒来后睡不着?早上起来口苦吗?平常脾气急躁吗……”江淮名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一级主任医师方朝晖细细问询汪女士的日常情况后,为她号起了脉、查看舌苔等。

“特别方便!在家门口就能找省里的大专家看病,像我们年纪大了,去总院人多、排队时间长,身体也吃不消。”汪女士感慨。

2019年12月30日,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诊,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品牌优势、师资力量及医疗资源,采用信息系统、人员管理、监督监管、财务管理、医疗资源服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人、财、物由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

“总院每周安排27名副主任以上中医专家到社区坐诊,涉及儿科、妇科、心血管内科、皮肤科、推拿科等,切实落实医疗资源下沉,减轻大医院‘就医难’的迫切问题,让居民真切的享受到家门口的专家诊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服务一体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主任李忠志说。

据悉,自开诊以来,该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医药理念融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日常工作中。

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联体”单位,在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患者中需要转诊的,还可优先转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同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恢复期和稳定期的患者,也可转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治疗和康复。

“医院的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以中医治未病和慢病管理为特色,更好地发挥中医在治疗慢性病、预防保健方面的优势。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积极性,落实功能定位,实现社区群众的全面健康管理,促进城市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 ‘防、治、康、护’服务。”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安徽日报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