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播出时间:
脑卒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意外,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又名脑梗死,约75%-90%的脑卒中患者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1、逐渐低龄化
2、脑卒中具有“五高”特点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想要正确防治脑卒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脑卒中有哪些高致病因素,除去年龄、遗传基因、性别等不可干预性的因素外,还有以下六点可以进行人为干预改变的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高血压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3~5倍。
2、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脑卒中。
3、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闭塞的风险。
4、房颤
心脏房颤会极大增加脑栓塞的概率,对于这类患者需要重点防控,医生会开一些抗凝药物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5、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缺乏锻炼、不健康的饮食导致体重超标,预防脑卒中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6、抽烟酗酒
过度饮酒和抽烟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 专家提示:
防治脑卒中的重点是要快速识别早期脑卒中的症状,“中风120”快速识别法,大家来学一些吧!
除了“中风120”,汪院长还给我们介绍了一种“FAST”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大家可以在节目中学习~
// 专家提示:
医道健康:
今天中午12:35分,锁定综艺体育频道《医道健康》栏目,让我们跟随两位专家一起学习如何应对脑卒中的医学科普,敬请期待~
本节目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安徽综艺体育频道联合制作
转自医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