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秋燥来袭,安中医一附院刘书记支招啦!

来自:   发布时间:2020-10-26

 

今日案例


退休后的武叔叔,生活过得十分惬意,上上老年大学、学学唱歌、健健身,尤其是这胃口好到让老朋友们都很羡慕,吃嘛嘛香!


不过最近,武叔叔的身体却有些异样。原来是入秋以来,武叔叔出现了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等症状,这让他觉得十分痛苦。


一向身体倍棒的武叔叔,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秋天气候干燥,很多人都会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甚至皮肤干燥脱屑、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其实,这些都是秋燥所致!

《内经》指出“天人相应”,人身体脏腑功能的变化,与春夏秋冬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不及时祛燥,邪气容易伤肺阴,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时间久了,身体就会越来越差。

中医认为:秋季是燥气当令,可以细分为“温燥”“凉燥”

温燥一般出现在早秋季节,热气没有完全消退,还有夏季的余温和余热,或是吃了较多温的食物。

而凉燥一般出现在晚秋季节,虽然晚秋季节也有夏季的余温,但更多还是冬季的寒凉之气要进来。因此,阴寒占主要,温阳占次要。

温燥的表现: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建议少吃温性、辛辣的食物。

凉燥的表现: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建议少吃辛辣的食物。

1、肺

肺为五脏之华盖,凉燥之邪不论是从皮毛而入还是从口鼻而入,皆可内归于肺。肺主宣发和肃降,沉降过度就会影响肺宣肃的功能,导致宣肃失司,发生咳嗽、有痰。

2、肠胃

秋季的凉燥不仅会伤肺,还会进一步伤胃肠,出现泄泻劳倦等症状。秋季感冒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后很快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这种情况称为秋冬季腹泻。

3、心脑

秋季皮肤干燥,血管收缩,有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甚至会引发心脏的不舒服,有的还会引起胸痹,所以,凉燥容易诱发心脑疾病。

4、腿脚

寒袭经络者,手足拘急,凉燥虽是次寒,但也会侵袭腿脚关节,使筋脉拘急,引发老寒腿、关节炎等疾病,或出现抽筋现象

“秋冬养阴”是秋季养生的原则,缓解干燥的方法有很多,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增液汤。

增液汤出自清代的《温病条辩》,是治疗津液亏虚便秘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导致的津液亏少、肠道干燥。

增液汤取材

1、玄参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人体的阴液亏少还有舌红、烦渴、发斑、便秘、更年期潮热和咳嗽。

2、芦根

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对肺热引起的咳嗽和痰稠有治疗作用,还可以缓解口干、咽干和眼睛干燥。

3、麦冬

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化痰止呕、滋阴润肺等功效,能够缓解疲劳、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糖等病症。

4、五味子

具有养阴固精、养肝护肝、生津止渴等功效,能够保护心脏、降低血压和血脂、治疗咳嗽、肺虚和肾虚。

每样取3~5克放在一起,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煮着喝。平时在家、或是上班,都可以喝上一杯,能够有效缓解“秋燥”。也可以用以上材料两两组合,比如将麦冬、五味子放在一块,口感酸甜,甘寒滋润!

这味汤药主要以“润燥”为主,对寒热区分不是很明显。所以,体寒的人也是可以喝的,不过建议少喝点。

应对“秋燥”,可以养阴润燥。对于温燥来说,可以使用一些清热养阴的药物;而对于凉燥,则可以使用一些温通养阴的药物。

中医上有个治疗原则叫做“酸甘化阴”,用酸性的药物和甘性的药物搭配,可以化生阴液,有效缓解秋燥。

推荐茶饮:枸杞+山楂

枸杞味甘,山楂味酸,是一种消食导滞药,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人体的消化能力。两者搭配泡水喝,能够缓解嗓子干、嘴干等症。

不过要注意,胃寒、有胃炎或胃酸多者不适合饮用“枸杞配山楂”。

1、橙色蔬果缓干燥

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

燕麦、小米、高粱、薏米、红豆等粗粮的谷皮和糊粉层也富含有利于皮肤健康的B族维生素。

2、牛奶豆浆要多喝

牛奶、豆浆含有大量水和蛋白质,最好每天喝上300毫升。

喝粥能防秋燥,汤汤水水也不能被忽略。平时海带、山药、藕、冬瓜加排骨炖汤或鱼汤都能滋补润燥。

3、坚果含锌助保湿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细胞膜表面磷脂的原料,磷脂充足,细胞中水分就不易流失。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锌也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

建议每天吃一把原味的带壳坚果,以防摄入过多盐或糖。因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酸败,形成加速衰老、增加癌症风险的自由基,所以最好选择带壳的。

4、白色食物养肺好

肺喜润而恶燥,入秋后肺也最易出现不适,引起咳嗽多痰等问题。中医上讲白色食物入肺,因此,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

比如常见的藕、白萝卜、冬瓜可以入汤;铁棍山药入粥,普通山药直接做菜。

秋季干燥,所以像火锅、牛羊肉、大料、辛辣之类的食物要少吃,否则会增加干燥!

https://mp.weixin.qq.com/s/biRL_RJ-PitPbU9I11VMWQ

来源:安徽卫视医道健康202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