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临近午饭时间,黄山市祁门县平里镇花桥村的村卫生室里依然聚集着不少村民,驻村医生石国斌正耐心地为村民进行诊疗。
石国斌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2019年7月他响应安徽省实施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计划被派驻到平里镇花桥村担任驻村医生。驻村后,他带着一份深厚的情感,肩负起全村千余人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努力做好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这几天,花桥村上花组村民郑竹为的颈椎病又犯了,成了卫生室里的常客。以前村里交通不便,又没有驻村医生,郑竹为颈椎痛时都是咬咬牙,能忍则忍。如今,家门口就可以看到医生,困扰郑竹为多年的颈椎病也终于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送走看病的乡亲们后,石国斌脱下了白大褂,又换上了一件蓝色的马甲,他还要上门去看一个病人。
“去年7月份刚来的时候,不知道这边的习俗,这里的村民一般不愿意看到有人穿着白大褂入户,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所以我特地请卫生院定制了蓝马甲,入户看病人的时候就穿这个马甲,这样就入乡随俗了。”石国斌解释说。
平里镇花桥村是一个僻远的山村,现有村民348户1414人,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子里老年人居多。今年88岁的林年花是花桥村中花组的贫困户,考虑到老人独自生活不便,石国斌便经常带着必备的诊疗仪器上门服务。
“石医生人好很随和,经常到我家来给我量血压,问我身体情况,一个月最少要来两回。”林年花老人说道。
没有人知道他走过了多少山路、踏破了多少双鞋,他带着一份情感走近父老乡亲,肩负起1400余人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他为村民建起电子“健康档案”,随时跟踪查询村民的健康状况。
在做好村医工作的基础上,石国斌还通过诊疗示范、病案讨论、讲座等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提高乡村卫生室的诊疗水平。
村卫生室医生胡丽丽收获最多,她感慨地说:“我刚来村卫生室工作不久,石医师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们都是学中医的,如果仅仅知道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操作指导的话是学不到真功夫的,出诊中石医师手把手的教,使我学到了不少学校没有学到的东西。”
驻村一年多来,石国斌几乎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对村民的健康状况也是如数家珍。最让石国斌感到欣慰的是,过去老百姓总认为生病打个吊针就好了,现在经过中医调理,特别是提醒村民们改变重盐重油的饮食习惯,生活中减盐减油减糖,认识的转变,带来了身体状况的大改善。
石国斌从省城孤身一人来到村里,没有了城市里的喧嚣,也没有了固定的上下班点,长途跋涉不说,还要经常徒步出诊,可在石国斌看来,只要能守护村民的健康,这些就都值得!
中安在线 2020-10-07 09:28:14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钱新胜 孙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