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后可能发生的疫情,7月27日上午,省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集中行动启动,省属相关医院、省疾控中心、省血防所等单位组成16支防疫专家组,他们执白衣为甲,头顶烈日脚踩泥土,奔赴省内各地市抗洪救灾医疗防疫第一线——
“我省自进入主汛期以来血防多地区遭受强降雨过程,全省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广大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各地干群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存在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连日来,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主任医师汪天平跟随专家组参与马鞍山市抗洪救灾医疗防疫指导工作。
1月27日,汪天平临危受命,担任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总领队,带领我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奔赴武汉;如今,作为一名资深血吸虫病防控专家,他再一次冲锋逆行,首当其冲,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汪天平告诉记者,只希望我们的工作,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多亏了你们给的药,现在关节不痛了,可以走路了,感谢医生!感谢政府把我们安排得这么好!”淮南市毛集实验初级中学安置点70多岁的王大妈,患有风湿病,8月4日一早,当她看见前来巡诊的专家组,立即向医生们“汇报”近日健康状况。
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何宏亮所在的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组,这些天来马不停蹄地在淮南市巡诊,义诊、免费发药、帮患者联系医院……总能听到当地老百姓为他和队员点赞。而这,也不是何宏亮第一次面对“疫情”,岁末年初的那场新冠肺炎疫情,从合肥到武汉,他从来都是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其实老家安庆汛情也很严重,作为一名医生,就是想为老百姓做些什么,毕竟家园可以重建,而生命只有一次!”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何宏亮说。
“不喝生水吃熟样,勤晒被子晾衣裳,晚上灯光更明亮,防止跌倒又受伤”“消毒杀虫是首要,饮用水氯要达标,宿舍室内保干净,以上方法要记牢”……自7月27日以来,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李青随省医疗防疫专家组已经前往肥东、巢湖、庐江、合肥等安置点,指导防疫、健康宣教等工作,为了方面群众记忆,他还将防疫注意事项编成了顺口溜。
“所到之处,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党,感谢政府!目前,群众均得到妥善安置,生活有序,情绪稳定,安置点做到了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老百姓住得开心到不愿意回家。”李青笑着说,作为一名党龄近20年的老党员,一定会发扬好抗疫精神,相信困难挑战终将被战胜,风雨之后必见彩虹!
截至8月5日,李青所在的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组已经走访了合肥及周边20多个安置点。“连日的奔波,每天多个安置点的义诊巡诊已使得我们队员非常疲惫,但是看到大家就诊后灿烂的笑容,我们感到这一切都非常值得!”该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务处汪楠说。
中医特色疗法,耳穴埋豆、穴位按摩……安徽省中医院专家所在的宣城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组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颇受当地群众欢迎。
“汛期天气潮湿,出现湿疹、足癣的村民较多。”宣城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组组长、安徽省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胡大庆介绍,对前来咨询皮肤问题的群众,皮肤科主任孙洪波辩证论治,有针对性地发放院内制剂四味黄连洗剂、荆皮癣湿酊等相关药品,此外,安置点内村民因环境、饮食、情绪等变化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我们也发放了医院特色制剂黄枳胶囊等。
值得注意的是,宣城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组是实打实的“党员先锋队”,每一名专家都是党员。
从抗疫英雄到党员先锋,省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组还有不少90后,他们将热血洒向洪魔肆虐之处,洒向希望的田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5后”胃肠外科护士周红方就是其中一员。
“还好医疗队来了,我正好去看一下。”听说是省城专门过来的医疗队,阜阳颍上赛涧回族乡八里垛村庄台村民穆大妈前来参加义诊,为穆大妈量血压的正是周红方。
“这次终于如愿,就是希望能尽自己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的力量,为受灾的群众做些事。”周红方说,虽然他曾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湖北医疗队,但遗憾没能入选。
每一次“狂风暴雨”,总能看到白衣战士“乘风破浪”,他们却时常说只是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
从淮河到长江,从皖北到皖南,面对灾情,无数健康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挺身而出,铸成一道坚固的健康“堤坝”,只为守护江淮大地百姓生命安危,只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来源:安徽日报202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