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江石 陈宜淼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文/摄)赶往受灾居民安置点开展义诊,普及汛期卫生保健知识,甚至捕蚊抓鼠,进行病媒生物监测。7月27日来自省属相关医院、省疾控中心、省血防所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奔赴我省16市抗洪一线,在各安置点忙于疾病救治,指导消杀,督促各地做好抗洪防疫。
“这几天,我们在肥东县、巢湖县、庐江县各个安置点为群众诊疗,指导慢性病患者用药,进行防疫宣教。”自7月27日,百名专家组成16支队伍,奔赴抗洪防疫一线以来,中国科大附一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弛和队友们一直奔波在各安置点。据介绍,在洪灾过后,易出现消化道疾病以及皮肤疾病,此次的16支队伍中,均安排有皮肤病专家。
安徽省中医院两支抗洪救灾医疗队分别奔赴黄山以及宣城第一线,在宣城,医疗队来到敬亭山街道转移人员安置点,该院领队、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胡大庆及省疾控中心专家对安置点的各项工作详细指导。
“安置点有很多老人,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消化道疾病。”胡大庆介绍,还有不少人经历过洪灾、安置后出现失眠、便秘等情况,除了发放药品外,医疗队对大家进行了一些中医特色疗法,如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等。
7月30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出动国家急性传染病防控(安徽)队赶赴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开展灾后防疫驻点工作。“该镇为禽类养殖大镇,洪涝灾害后产生大量死亡禽类和其他垃圾,生活环境恶劣,鼠类、蚊蝇等病媒生物极易滋生,灾后常见病发生风险较大。”
针对固镇镇的特点,除了消杀,队员还要进行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主要是指鼠、蚊、蝇类。”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家兵介绍,有的蚊子传播登革热,有的则传播疟疾,前一天晚上放置诱捕工具,第二天一个个细细地分辨。对于抓捕到的老鼠,也要进行样本采集。
除了病媒生物监测外,队员们还要采集水样、咽拭子样本等,利用移动实验车快速检测。据介绍,完成调查走访,传防队还结合了当地近几年的传染病发病态势,完成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整改。
转自安徽商报8月4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