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家庭医生 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来自:   发布时间:2020-04-23

日前,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在该镇李集村开展履约健康服务。 本报通讯员 武清海 摄

医生在身边 看病更方便

4月16日一早,家住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陈村路社区的陈瑛大妈来到社区健康小屋,为自己和老伴签约本年度的家庭医生服务。“态度好,技术高,我很认可。”这是陈大妈对家庭医生的评价。

“我们自2016年起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按规定,居民个人每年只要交20元,其余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贴。现在签约人数已有2万多人。”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成云告诉记者。针对老人、产妇、儿童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家庭医生服务包,包括儿童体检、预防接种、常见病诊治及慢性病防控等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庭医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员在岗,开展重点人群防护、用药指导等防疫工作,遇到突发医疗情况冲锋在前。2月初小区封闭管理后,已在省立儿童医院输液几天的4岁儿童皮皮(化名)被迫中断治疗,导致耳部感染复发,家人无奈求助社区家庭医生。接到消息后,家庭医生骆念增与同事一起,调拨救护车将皮皮紧急送至医院输液。连续3个晚上,骆医生等都承担了接送皮皮的任务。“要不是骆大夫,孩子不会这么快康复!”皮皮爸爸感激地说。

同样对家庭医生心怀感激的,还有家住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合工大北区宿舍的王女士。王女士的母亲90多岁,对疫情产生恐慌,总觉得自己发烧了。其实,体温数据始终正常,但执拗的老人不听家人劝阻。王女士无奈联系了家庭医生。很快,逍遥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汤立疆上门服务。经过他的耐心劝导,老人终于安下心来。“老人经常接触疫情消息,变得过度焦虑。我是她的签约家庭医生,她很信任我。跟她拉拉家常,普及防疫知识,缓解了老人的焦虑情绪。”汤立疆告诉记者。

能力有欠缺 观念待转变

从2015年起,我省分步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仍在探索中,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有的居民偏爱去大医院就诊,觉得社区医院资质低、医生水平不高。”安医大基础医学院教师张乐莎告诉记者。居民保守的就医观念使得家庭医生难有用武之地,而公立医院则人满为患、一号难求,造成医疗资源的错配。张乐莎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很多社区医院医疗条件明显提升,不少家庭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学专业教育,具备常见健康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居民应改变就医观念,给家庭医生足够的信任。

随着签约服务的深入推进,对家庭医生的专业要求也更精细。有专家认为,目前家庭医生以全科为主,负责首诊、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等项目,对妇产科、儿科等专项领域的预防、诊疗,有些力不从心。“有的家庭医生在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上有所欠缺。如果有关方面能加强业务指导,畅通培训、实习的渠道,对提高业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会大有帮助。”逍遥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刘飞说。

已推行多年的医联体,旨在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合肥市一位社区干部表示,有些医联体未能有效运行,个别医联体达成合作协议后没有实质行动;有的社区虽邀请专家前来坐诊,但坐诊日期和人选并不固定,影响居民就诊效果和参与度;少数坐诊医生把进社区当做硬性任务甚至负担来应付,影响患者就医体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医联体的有效运行,密不可分。”这位社区干部说。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人手不足、工作量大等问题,疫情期间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坦言,该中心实际在岗人员不到40人,服务近9万名居民,捉襟见肘,家庭医生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加班服务。这位负责人表示,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家庭医生队伍建设面临的一大挑战。

资源沉下去 服务上水平

温馨的装修风格、洁净的卫生环境,这是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该中心大屏幕上提示,4月21日,安中医一位知名专家将前来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居民和三级医院之间的重要桥梁,通过舒适的环境、特色的医疗服务和优质的专家资源,我们希望成为居民的健康助手,小毛病就地及时解决,疑难杂症联系三级医院协助解决。”该中心主任李忠志说。

“中心于去年底开诊,弥补了此前我们街道没有基层医疗中心的不足,极大缓解了周边居民就医压力。”笔架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高理龙告诉记者。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蜀山区政府委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权管理,以中医治未病和慢病管理为特色,与省中医院统一信息平台,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有效减少居民重复检查的费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患者中需要转诊的,可通过绿色通道优先转至安中医一附院,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安中医一附院内恢复期和稳定期的患者,也可转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治疗和康复。同时,安中医一附院挑选了多位科室专家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定期为居民提供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把安中医一附院相关专家作为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的核心成员,既起到传帮带作用,也能让专家更了解居民健康状况,精准制定诊疗方案。”李忠志介绍。

我省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正在发生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和专业医生投身这一职业,其中不乏研究生学历人才。“去年,合肥市某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个护士岗位有近800人报考,说明大家的就业理念更务实。”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明明说。合肥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家庭医生倾斜,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家庭医生的职业吸引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签约服务。

来源:安徽日报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