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教授您好 "
" 你好,你现在有什么症状嘛?"
" 我现在偶尔有一点咳嗽 "
" 吃饭、睡眠怎么样?像乏力啊这些有没有?
" 现在都没有 "
" 舌苔伸出来我们看下好不好?"
" 嗯嗯舌苔偏淡 "
" 我们现在来调适方子,希望通过调适能够增强免疫力尽量让核酸早日转阴 "
上面这组对话,发生在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冠病房的医生办公室里。2 月 27 日下午,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走进这间办公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念志和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丁震,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查看了隔离病区内患者的舌苔情况,询问病情,并对每个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了个性化指导。
据介绍,面对疫情,安徽中医药行业深度参与,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药的力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省医疗救治专家组有 16 名中医药专家参加,并专门成立全省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专家指导组。并建立起中西医结合会诊制度,省级中医药专家组成立 8 个专家小组,分别对 16 个市的救治工作分片包保,实行会诊指导。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直参与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治疗,定期会诊。作为省中医药专家指导组成员,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张念志告诉记者,今天一开始会诊的两个病人都是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些疑难的问题," 现在病人出院有 4 条标准:体温正常 3 天,症状消失,核酸检测两次转为阴性以及 CT 吸收,像今天的第一个病人就是症状都好了但是核酸一直不能转给阴性,第二个病人是一个典型的普通型患者,核酸转阴了但症状还有,所以我们都要根据他们的症状做一些治疗的调整,进一步从中医中药方面想一些办法。"
日前,新冠肺炎第六版诊疗方案已经公布,张念志介绍,对比第五版方案来看,中医的内容变化不大,分为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的‘疫’病范畴,要根据不同的症型进行治疗。其中也公布了一个清肺排毒汤的方子。" 记者了解到,清肺排毒汤来源于中医经典方剂组合,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属于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怎么样?曾在六安、淮南等多地对口的张念志认为,中医药治疗具有退热快、临床症状改善、减少重症患者出现、缩短疗程等优势。记者从滨湖医院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该院收治的 20 名确诊患者均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来源:合肥晚报2020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