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防护有种说不出的有爱
北京中医医院 王天骄
1月31日,我第一次进入武汉协和医院十层病房,紧张中略带一丝上前线的小兴奋。穿戴好防护后反复检查,深呼吸,调整好心态,我一遍遍地提醒自己别紧张,要小心。进入污染区之前厚重的防护让我和搭档战友已看不出对方的相貌,但并不觉得陌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有爱。
病房中行走,护目镜已经雾气弥漫,厚重的防护隔离让操作变得笨重而略显艰难,我能感觉到衣服已经湿透了。忙碌中早已顾不上许多,甚至无暇看一眼对面战友防护服上的名字,只记得自己要努力操作好,要坚持住,有能力的时候再搭一把手。
战友们穿梭病房,忙碌了整晚,身心俱疲,以至面对面相望都不想多说一句话。走出病房,在每次三十分钟的两次清洁中,我的心情逐渐平复。还好,小心无大错,今天算是个顺利的开始。回想进病房前蔡老师一遍遍的规范纠正,关老师温暖的关心鼓励,刘老师一遍遍的叮咛嘱托,还有一直送我到班车站的海楠姐,我总算顺利下班让大家放心了。
今天的经历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也为自己能够从事这个伟大的职业而感到自豪。在北京中医医院这个有爱的大团队里,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责任,还有团队的温度,正因为有你们,我成长的脚步才更加坚定。
武汉会好起来的,大家都会好起来的
浙江丽水市中医院 吴倩
今天2月3日,是我们到武汉的第7天,我刚下夜班。出来这几天一直有收到大家的关心和嘱咐,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挂念,那么我就简单的介绍下我在武汉的一些情况。我们第二批重症监护组被分配到武汉市肺科医院ICU进行支援工作,也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定点救治医院,目前他们的重症二区由武汉陆军总队的医疗队全权接管工作,四天前我们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起并肩作战。
由于ICU 的病人大多病情危重,工作之中我们也非常谨慎,目前我们负责病人的所有治疗和生活护理,每个班工作时间6小时,加上穿脱防护服,大概在7小时左右。为了节约防护物资,这7小时里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每次下班时几乎是全身湿透,还会有点脱水,但这些问题都能克服。值得高兴的是工作几天已经有3位患者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给了我们医护人员和病人们很大的信心,让我们更加坚定我们可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除了工作之外,饮食起居有生活组长的悉心照料,物资齐全。用钟南山院士的话来说,有全国这么多人的帮助,武汉肯定会好起来的,大家都会好起来的。一起加油!
病友的需要,就是战斗命令!
安徽省中医院 郜萍
今天(2月1日)是我从安徽省中医院驰援武汉的第4天,也是我的第一个夜班。
00:15,我离开宿舍,走在冷冷的街上,虽然身上已经贴了四个暖宝宝,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顶着凌冽的寒风,我缩着身子,搓搓双手,提前到达金银潭医院。按照制度和要求,我在消毒间里消了毒,套上防护服,走进了隔离病房,观察病患病情,巡视病房……
△左一为安徽省中医院内科ICU副护士长郜萍。
“护士,我女儿的血氧只有80%”“护士,我想喝水”“护士,我好像又发热了”“护士……”当天晚上,我需要看护的病区有38人,夜班只有两位护士人员,因为实在没有多余的医护工作者了,忙碌可想而知。紧张时我会给自己打气:郜萍,你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你是病友的白衣天使,你还是一名共产党员!病友的需要,就是战斗命令!
见到每一个病友,我都对他们说一句话:我们都是父母,也是孩子,大家都要健康活着!这是我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愿望。
夜班结束,我和小伙伴已是满头大汗,疲惫不已。坐在回去的班车上,无意间看到手机步数榜:16532步!
又是战胜病魔的一天!
“别怕,我们一起加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肖丽
疫情就是命令,我作为一名从事感染科护理工作8年的党员,在这个时候一定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武汉义不容缓。我同我科庄文护士,一起报名,带着我们共同工作5年的默契,并肩战斗一同支援武汉!
1月24日经培训后正式到岗,与我们搭班的第一位红十学会医院的护士是张子玲,在白色的防护服包裹下我只能看见她两颗灵动的大眼晴,看见我们的到来她双眼微微有点湿润,“盼了你们好久了,你们终于来了,我的战友好多都倒下了。”她用哽咽的声音说着。“别怕,我们一起加油!”我们相互鼓励着。张子玲家在武汉,但是要坚守岗位,自觉隔离,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以医院为家!
第二位是尹茉莉,茉莉很乐观,常常面带微笑,她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我相信武汉能行!”是的,武汉能行,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依靠!
2月1号,我们来到10楼病房上班,并开展中药治疗。不少患者从来没有服用过免煎中药,我们给他们讲解用法及注意事项,我问15床患者苦吗?他笑着说不苦,还有点甜。我知道那药一定很苦,那点甜应该是心里的甜吧!每一次护理操作病人都会认真地道一声谢谢,每当听见谢谢,我就会感到我的心也甜甜的。
来源:中国中医2020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