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战“疫”日记 :“开心,有两位重症患者就要出院了!”

来自:   发布时间:2020-02-05

2月4日,又是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师王琪在金银潭医院危重症ICU忙碌的一天,她在日记里写道——

武汉天气变热了,防护服穿起来更无法呼吸了,一天都是喘息着,下了班脱下的防护里都是水,衣服也是在往下滴水!

今天ICU里有一位好转的奶奶,有明显的ICU综合征,总觉得医务人员的治疗是无效的。我和组长会更多的一起安慰鼓励她,组长说“这位同事更是从安徽大老远逆行而来,别人躲都来不及,我们穿这么一身进来了,就是为了医治你们,让你们也能早日回家。”经过组长的鼓励安慰,奶奶理解并配合我们,能喂着吃下一碗粥,能配合着常规抽血治疗,更是主动对我们说“谢谢!”面对怀疑我们委屈,但是不会更改初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今天收到了来自我们神经外科大家庭的鼓励视频,很窝心,更加有动力去战斗,每天都有很多的关心与祝福,有外界的支持与援助......总是觉得不只是我们这些前线的医务人员在战斗,很多人都在努力!

身边很多战友,有手部过敏的,起泡破溃的,鼻子压破的,有在病房里抢救时防护服破的没办法及时更换的只能贴起来的,有每天都在想念孩子而哭泣的,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鼓舞的动力,是奋斗的希望是成功的希望!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护士长朱守俊

2020年2月4日, 周二,武汉 ,晴 ,立春。

今天,我所在的太康医院ICU,有一位大姐经过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好转了,可以从重症病房转到普通病房了。

这是一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患者,送她走出ICU的时候她很开心地跟我说:“住在里面这几天,你们天天守着我,给我治病,看见你们在,我就心安。”

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几经焦灼,但我们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能量。从1月29日来到武汉,前后只用了3天,将太康医院的ICU筹备建设起来了。理清了所有的流程,做完一切准备工作,ICU开始履行使命了,1月31日,我们正式开始收治病人了,看到朋友圈里的广泛转发,我才惊醒,原来我们真的做到了!

昨天晚上,我所在的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护理部储主任又给我打来电话,带来了大家的关心和祝福;也告诉我家里的情况,大家都好。

恩,都好,我没有后顾之忧。我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力照顾ICU里的这些重症患者,让他们都象今天这位大姐一样,高高兴兴地从这里走出去。我们所学专业可以有所用,是我们这些人的荣幸。

突然发现今天立春了,一切都会有转机的。我们一起加油!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主管护师俞霞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今天遇到开心的事太多了!第一个让我开心的是今天一位战友过生日,虽然在这里没有热闹的生日庆祝活动,但也足以让我们大家共同为她感到高兴,我想她收到我们的祝福也一定很开心。第二件值得开心的事,是我的护士长和小伙伴们给我寄的东西到了,让我觉得我的family太温暖,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坚强的后盾。第三件事,是我们支援的科室有名患者两次核酸检查阴性,马上就要出院了,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痊愈出院太不容易了,令人振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辛苦工作的最好回报,大家共同努力,看到了曙光,我们还要继续加油。

2月4日,记者尝试与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省援鄂医疗队队员、综合ICU护士李建峰,他只说了3句话,发来1个笑脸。

“医院里没有保洁工,我们自己承担了科室里一切工作!”

“工作一天后,汗流浃背,眼前是一片朦胧美。”

“穿防护用品,下班后脱掉防护用品,脸上成这样了,器械压力性损伤来了。”

来源:安徽日报2020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