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政协委员“把脉问诊” 探索“健康安徽”建设新路径

来自:   发布时间:2020-01-17

在2020年安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日,围绕建设“健康安徽”主题,与会政协委员们积极献言献策,为百姓健康“问诊把脉”。

  单向前:实现三个“全覆盖”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今年安徽省将在全国率先实现‘智医助理’基层全覆盖,同时还将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日前,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单向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安徽省通过三个“全覆盖”提升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并且持续深化医改,“把医生还给临床,把护士还给患者”。

   截至2019 年底,安徽省已在55 个县(市、区)完成了“智能助医”系统部署,系统使用医生达到30323人,提供辅助诊断1608.3 万次,服务慢病居民670 万人次,协助基层医生完成1270.9 万份电子病历,电子病历规范率达到81.9%,已逐步成为基层医生的“智能工具书”。

   在医改方面,单向前表示,安徽省将改革完善疾控体系,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看病就医。

   单向前透露,今年安徽省将继续贯彻“十条要求”,全面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严格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群众的就医体验;严格经济运行管理,加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严格监管行业作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格管控安全风险,加强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

   梁朝朝:完善补偿机制 促进公立医院持续发展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以来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这一问题同样得到了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梁朝朝的关注。梁朝朝认为,要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力度,通过改善就医环境,改进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从而促进医院可持续性发展。

   “补偿机制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不可逾越的问题,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公立医院补偿途径中财政投入是医院补偿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梁朝朝说。

   为此,梁朝朝建议,要全力落实完善政府投入和资产管理制度等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助力省级公立医院发展,提升我省医疗保障服务水平,通过建立统一的结算平台等有效途径,加快各类医保资金回款力度,缓解医院资金压力。

姚淮芳:健康科普 医生要当“主讲人”

   “目前很多医生发现病越治越多,医院不断扩大,床位不断增加,可还是不能有效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老百姓不知道如何预防疾病。”近日,出席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姚淮芳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缺乏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疾病早期的防治方法,应当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成为主力军、“主讲人”。

   “如何把真正的医学科普推出去,把虚假的健康宣传清除掉,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医学科普这件事,这需要一个良性的社会氛围。”姚淮芳表示,只有明智选择正确科学的养生观,接受正确的科普教育,推广慢病的防控方法,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姚淮芳呼吁,重视医学科普宣传,让健康知识家喻户晓,做好“治未病”,才能做到健康中国!

   戴小华:加强医共体建设 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加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县级中医院在县域医供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落实拓宽医保政策对中医药的扶持,对安徽意义重大。”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戴小华在提案中提到。

   从事医生工作的戴小华对县级中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特别关注。在他看来,近年来,安徽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但县级中医院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服务能力较为薄弱。

   经过调研,戴小华发现大部分县级中医院中医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匮乏,急需引进各种中医药人才,引进硕士、本科毕业生极为困难,同时,在床位规模、院区建设、设备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方面大多落后于西医医院。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戴小华呼吁要全方位支持县级中医院发展建设,高度重视和加强县级中医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引进、培养多种方式尽快补差补缺。

   戴小华表示,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县级中医院在县域医供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加强县级中医院与所属市级中医院和省级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实现省内中医医疗机构系统内密切合作、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更有利于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李东标)

来源:新华网2020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