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中医院护理人员从小事做起,以患者为中心,不忘护理初心,提升服务能力,全院护理人员全面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不忘初心 从患者出发
胸腔引流管是胸心外科最常见的引流导管,可以排除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促进肺复张。如果导管滑脱,会导致气胸或使原有气胸加重,从而引起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由于引流导管的留置,患者活动后,导管牵拉胸壁,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大打折扣。
为此,安徽省中医院胸心外科全体护理人员从患者角度出发,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胸腔引流管二次固定方法,以提高患者舒适满意度。经过不断地尝试、改进方案,最终胸心外科根据胸腔引流管的特点,引进改良3M高举平台法,将一段长10cm、宽7.5cm的3M胶带进行定制化裁剪,充分清洁患者黏贴处皮肤,将胶带底座一侧黏贴于皮肤上,再用高举平台法黏贴导管,随后将胶带底座另一侧黏贴于皮肤上,最后再次导管塑形。
使用改良3M高举平台法2年以来,心胸外科未发生一例胸管滑脱事件。带胸腔引流管的患者下床、翻身不再担心引流管滑落,也不会因为引流管而痛苦,患者们的脸上多了笑容,护理人员们的心里也开了花。
“小问题”里的“大学问”
“怪不得这个药医生说用着效果好,而我觉得不好呢,原来没有用对啊!”“我说我怎么老是长口腔溃疡,原来是用了药漱口的方式不对啊!” 在呼吸内科一病区,患者们在接受护士培训后感叹道。
紧盯患者使用吸入剂操作不规范、吸入不合理导致的问题,呼吸内科一病区护理人员成立药物疗效课题小组,开展专项研究,着力提高患者吸入性药物操作的正确率,提高用药准确率和降低副作用。此外,通过对病人仔细、长期的观察发现,因为吸入药物种类多、操作步骤繁、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在吸入药物中常常出现很多小问题。
为了让患者加深吸入剂的规范使用步骤,护士制作了各种吸入剂使用流程图片和视频,反复示范指导,并且进行面对面“考试”,评价患者掌握程度,因老年人学习后容易忘记,还将操作视频发到患者手机,以便随时学习,直至让患者完全掌握。
“您放心,我们会给您做好全面的检查前准备工作,即使有糖尿病做肠镜也不用担心发生低血糖。”在安徽省中医院老年脾胃科,患有糖尿病20余年的黄阿姨在得到答复后,终于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许多糖尿病患者和黄阿姨一样,做肠镜前由于禁食时间久,担心会发生低血糖。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不一般的患者”,老年脾胃科医生护士齐心协力,为有糖尿病患者等特殊病史患者想出来一些新举措。来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们,在做肠镜前几天,医生会定时监测患者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此外,老年脾胃科的医生、护士们还为糖友们开辟了优先通道,让糖尿病患者可以优先检查,尽量减少等候时间,还提前备好了葡萄糖,做到有备无患。
提升服务能力 提高患者满意度
“你们的服务真的是太好了,以后要二宝的话还来这生!”在妇产一科住院的程女士如是说。经过了近40分钟的穴位按摩联合手法通乳及乳头内陷予闪灌法拔火罐后,产后涨奶伴乳头内陷的程女士看到宝宝鼓起腮帮满足地吸吮初乳,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和满意度,妇产一科以“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在循证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的护理质量管理和改进,在改善前(产后膳食指导、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等)的基础上,实施了以耳穴埋豆联合乳房按摩为干预手法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患者满意,是对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最好的评价。“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我们永远在路上。”护理部主任管玉香说。(戴心悦)
来源:新华网2019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