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安徽省首台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在这里已顺利完成第1259台手术;2017年8月,安徽省首架医疗救援直升机在这里亮相;这里有“腾讯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研究示范基地”;这里有安徽省首个中医风湿病专科数据库;安徽的中医药在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还试点智能化健康养老……“这里”,就是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三里庵国际商圈。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医大一附院、安中医,在三里庵这片汇集了金融商务等新兴产业的热土上,其优质的医疗资源正利用“互联网+”转化为先进的健康动力造福患者,大数据引领大健康,智慧医院、家庭健康管理、接轨国际化医院管理模式等方面,三里庵以最新的国际前沿和前瞻的眼光,生动描绘大数据大健康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前景。
共建智慧医院,提升信息化
2015年9月24日上午,安医大一附院引进的安徽省首台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开始首秀,第一台手术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用机器人做手术,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创口非常小,恢复快,为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截至10月29日,1259位患者接受了“达芬奇”的手术。
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全国性难题,安徽医疗一直在突破,2017年9月13日,安医大一附院和腾讯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医院,联合成立“腾讯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研究示范基地”,基于手术机器人、直升机救援平台等,加快移动医疗的深入应用。不久的将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手段,能够实现智能床监护系统、体温等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智能采集的智慧病房也将投入使用。
安医大一附院目前已通过电子病历五级认证,这是安徽唯一一家通过五级认证的三甲医院。为了方便智慧就医,医院建设了多种形式的自助服务模式,先后分别投建了200多台的银医自助机和100多台功能自助报告打印机,提升信息化,减轻患者负担。
建数据库,中医药国际合作多
“在我们外国人的心中,中医院是非常有名的。”在合肥工作生活多年的德国教授克劳斯在三里庵考察时,对安徽省中医院的中医药及医技兴趣很大。
利用中医院独特的优质资源,安徽省中医院也在发展信息化,目前安徽省首个中医风湿病专科数据库已在该院建成,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各相关部门、单位、科室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大数据;中医风湿病网站也开始运行,市民可查阅学习相关保健知识。
“中医治疗风湿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优势明显。”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健介绍,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先后与美国、芬兰、瑞典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中医风湿病学术已从三里庵走向国际。
全科医生“下基层”守护健康
每年有数千名国际医疗界的学生与专家,来三里庵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医疗医技,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在基层社区,国际学生踊跃“下沉”锻炼。9月4日,安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学系委员单位授牌仪式暨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学系委员单位揭牌仪式举行。
成为委员单位后,社区医生将凭丰富的基层经验走上医科大的讲台,为全科医学系的学员上课,甚至可以成为硕士生导师,而全科医学系的规陪学员在三年规陪学习中将“下沉”社区实践半年,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留学生就直接要求去社区实践。”
医疗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造福患者,对于基层患者来说,将有专家定期来社区坐诊,家庭医生服务水平也将得到大幅提高。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以来,蜀山区三里庵街道辖区居民只要自愿签约,便可享受到上门巡诊、慢病管理、医疗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家庭指导康复等“亲情式”服务。
今年,三里庵街道在合肥市率先试点了新型智能化养老服务,打造“互联网+安全守护+适老化改造”老年宜居模式,试用新型的智爱护设备红外感测仪,还将试点对老人的餐具、沙发、鞋柜等进行适老化改造。
来源:人民网2019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