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锻炼、适时进补防秋燥
□ 陈小飞 记者 李皖婷 文
立秋一过,不知不觉凉爽起来。最近,你是否也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时不时“骚扰”你?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中秋燥”。如何预防秋燥伤人?快来听听安徽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传兵怎么说吧!
这些症状说明你“中秋燥”了
咳嗽。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头发干燥。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因为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
口咽鼻腔干燥。口腔、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表现为口咽干燥需频繁饮水,鼻腔干燥,有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皮肤干燥。皮肤在秋季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便秘。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饮食
黄传兵提醒,饮食营养要丰富均衡,不要刻意避免吃某种食物,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少的食物,多吃丰富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以及蔬菜和水果。久病体虚、脾胃功能差的人易致消化不良,应尽量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在古代医书中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应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种能增强免疫力,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