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强身防病对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在应用补法养生保健,延缓衰老时,在日常生活中,刘健建议采取神补、食补和药补三法综合调理、辨证施补,做好心理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药物保健和住宅保健,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目的。
神补:调整情绪,锻炼身体
七情内伤可以直接致病,亦可由七情内伤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亏损,外邪入侵,脏腑失衡,因此调摄情志即神补是预防调理虚证的重要方面。该如何调摄情志?刘健建议从调整情绪和锻炼身体上着手。
他建议中老年人要保持精神乐观,笑口常开,遇不欢之事要善于自我解脱。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心境平和,意志坚强,不可贪求女色、金钱、地位,亦不可为了名利而损害他人。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活动肢体,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可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减少虚证的目的。锻炼的方式很多,可坚持练五禽戏、八段锦或打太极拳、舞太极剑、做练功十八法及广播操,或跑步、打球等,亦可结合日常生活锻炼,如步行上下班。锻炼必须根据各人的身体情况而选择相应的方法,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贵在坚持。锻炼时间春夏宜早,严冬适当推迟。
食补:有节、有常,顺应时令
刘健认为,日常饮食要注意“节”与“和”,要做到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日常饮食宜有节奏,定时定量,味宜清淡,少吃肥甘厚腻、酸咸过重的菜肴。平日最好以五谷为主食,五菜(指蔬菜)是主要的副食,五果、五畜则作为副食中的营养补充品。违反这一规律,则会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
食物的性味也要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状况相适应,以人体需要来决定食用何种适当的食物。如寒性体质的人宜食温性或热性食物;热性体质的应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燥伤阴食物。又如气血虚的人,冬春季宜进食温补生血的当归羊肉汤和桂圆肉、大枣等滋补食品。
“中医在养生中主张顺应四时养生。”刘健说,饮食方面要讲究在不同季节、气候、时间,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适应环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四时变化,